二手書備註 : 無畫線註記
書況:良好
內容簡介:
為什麼最聰明不見得最優秀?最有才華不見得最成功?
如果不是天賦、不是IQ智商,什麼才是人生成功最重要的關鍵要素?
天分或努力,都不是成就的唯一條件,
持久熱情X堅持毅力是人生成就更重要的致勝關鍵。
★ 出版即空降紐時報暢銷榜!同佔Amazon心理學類、教養教育類TOP1
★ TED超人氣演說近千萬瀏覽
★《華盛頓郵報》2016領導力矚目新書
★《富比士》2016必讀商業書
★《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紐約時報》、公共電視等熱烈報導
本書首度完整揭露成就背後的科學實證,
解開人類恆久探索的高成就之謎,顛覆人們習以為常的能力觀!
作者達克沃斯博士是美國研究成就與人格特質的新生代心理學家,曾任麥肯錫顧問、小學教師,她也是兩個女兒的母親,長期研究發現,創造卓越成就的關鍵不是天賦,而是結合對目標的長期熱情與堅持的恆毅力(Grit)。更重要的是,恆毅力是可以自我掌控、自我培養的特質,不像天份無法改變,人生各方面的優秀都是刻意練習出來,達克沃斯因此於2013年獲得被譽為「天才獎」的麥克阿瑟獎。
▎2013 TED演說首度引爆千萬人關注,本書完整說明培養、強化恆毅力的具體方法
成功的要訣—恆毅力,這場TED演說讓許多人關注恆毅力的發現,但並未說明如何有系統培養自己恆毅力的方法。因此更多人詢問他:「恆毅力能培養嗎?」 「有沒有什麼方法增強我的恆毅力?」「如何幫助我關心的人培養恆毅力?」
本書為繼TED演說後,達克沃斯博士更完整分享為何恆毅力是被低估的成就必要條件,如何培養、加強恆毅力的具體方法。
書中除了彙整各項心理學長期實證研究、呈現嚴謹心理與性格的理論與發現,達克沃斯更分享她訪談全球不同領域恆毅力典範的故事,包括西點軍校訓練的祕密、拼字冠軍的自我練習,還有業務、運動明星、成功企業人士如何設定目標、找到人生熱情的方法、如何持之以恆堅持下去。這項發現顛覆了教育界培養能力的觀點,全美愈來愈多學校將恆毅力納入學生評量項目。
▎本書精華
•為什麼比起天分,努力加倍重要?
•如何測量恆毅力的高低?
•無論智商高低或環境如何,如何培養恆毅力?
•如何打造戰勝逆境的超強大腦?
•如何找到終生的興趣與熱情?
•如何設定正確目標?哪些目標必須堅持哪些必須放棄?
•究竟是溫暖的陪伴,還是設定嚴格高標能協助孩子發展潛力?
•教養小孩「困難任務」的神奇力量
•如何建立不斷增強恆毅力的環境,打造超級團隊?
•如何挑選具有高度恆毅力的人才?
熱情與努力讓你更成功,不是天賦
堅持與毅力讓你更優秀,不是智商
是你的恆毅力,而非運氣,讓你發揮極致,成就精彩人生!作者簡介:
安琪拉‧達克沃斯 博士(Angela Duckworth, PhD)
安琪拉‧達克沃斯博士是二〇一三年麥克阿瑟獎得主及賓州大學心理學教授,曾為白宮、世界銀行、NBA和NFL球隊、財星五百大企業執行長提供諮詢。投入研究生涯以前,她曾為低收入戶的學童創立獲獎肯定的暑期學校,她也是非營利組織「品格實驗室」(Character Lab)的創辦人兼負責人,該組織的使命是促進品格發展的科學與實務。達克沃斯是哈佛大學神經生物學學士,牛津大學神經科學碩士以及賓州大學心理學博士。
譯者簡介:
洪慧芳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MBA,曾任職於Siemens Telecom及Citibank,目前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譯作包括《挺身而進》、《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藍色革命》、《別自個兒用餐》、《開會開到死》、《看得見的領導》、《引爆市場力》等近八十部。
章節試閱:
【內文試閱1】
拼到底的祕密
西點軍校的招生程序,跟最難擠進的大學窄門一樣嚴格。
每年都有超過14,000位高三學生申請西點軍校,卻只有約2,500人的學生達到西點軍校嚴格的學業和體能標準。而那批菁英裡,只有1,200人獲得錄取並註冊入學。然而,畢業前,每五位軍校生中就有一人輟學。而過去的資料顯示,輟學大多集中在第一個夏天,那段期間有密集的七週訓練課程,連校方的文獻都稱之為「野獸營」(Beast Barracks)。
怎麼會有人花兩年的時間擠進那道窄門,卻在進門不到兩個月就退出呢?究竟是哪些人通過野獸營的考驗呢?為什麼有些看起來最有潛力的新生,反而在訓練之初就放棄了?候選總分是西點軍校篩選申請者的最重要項目,但事實上,候選總分最高和最低的新生,輟學的機率差不多。
二〇〇四年七月,野獸營第二天,1,218位西點軍校新生坐下來接受恆毅力量表的測試。收回量表後,我先分析恆毅力分數和天資之間的相關性。你猜結果如何?恆毅力分數和入學流程精心計算的候選總分毫無關係。換句話說,新生的天資無法用來評斷他們的恆毅力,反之亦然。
有天分的人為什麼會不堅持下去?照理說,有天分的人應該會努力堅持,因為他們堅持努力就能表現得非常卓越。很有天分不等於很有恆毅力,這點真的令人訝異。在這本書中,我們將探索根本的原因。
野獸營結束時,共有七十一位新生輟學。結果證實,恆毅力是預測學員能否通過嚴厲訓練的可靠指標。隔年,我又回到西點軍校做了同樣的研究,恆毅力再次準確地預測誰會留下來。通過野獸營的關鍵是什麼?不是SAT成績,不是你的高中排名,不是領導經驗,也不是運動能力。總之,不是候選總分。而是恆毅力。
▎出類拔萃背後的共同點
大概也是同一時期,我才剛開始探索成功的心理,訪問了許多商業、藝術、運動、新聞、學術、醫藥、法律界的領導者, 我發現成功的故事不是那麼單純。很多明日之星的前程看起來一片光明,卻在充分發揮潛力以前就退出或失去興趣,出乎大家意料。
無論什麼領域,極成功的人都擁有強烈的決心,他們的決心以兩種方式呈現。一是過人的堅韌與努力;二是他們打從心底認定,這是他們想做的。他們不只有決心,更有明確的方向(direction)。就是這種熱情與毅力的結合,使這些人出類拔萃。以一個詞來形容,他們恆毅力過人。
▎真的與天分無關
我測試恆毅力的下一個領域是業務員,那是無時無刻都等著吃閉門羹的職業。我請某家公司的數百位男女業務員做性格問卷(包含恆毅力量表)。六個月後,已經有55%的業務員離職,恆毅力再次預測了誰留下來、誰離開。此外,其他經常衡量的人格特質(包括外向性、情緒穩定、責任心等等),都無法像恆毅力測驗那樣精確地預測員工流動率。
大約同一時間,我接到芝加哥公立學校的請託。他們就像西點軍校的心理學家一樣,很想了解哪種學生能順利完成高中學業。那年春季,數千名高三學生填寫了精簡版本的恆毅力量表和其他問卷。一年多以後,有12%的學生沒有畢業,順利畢業的學生恆毅力較高。比起學生在乎學業的程度、勤勉認真的程度、對校園安全的感受度,恆毅力還是比較準確的預測指標。
同樣的,兩次在美國取樣的調查也顯示,恆毅力較高的成年人在正規教育體系中比較可能繼續深造。擁有企管碩士學位、博士學位、醫學博士、法學博士或其他研究學位的人,比只有大學學歷的人更有恆毅力。擁有大學學歷的人又比只修一些大學學分,但沒拿到學位的人恆毅力更高。有趣的是,拿到兩年制大學學位的成年人,恆毅力分數比拿到四年制大學的畢業生略高一些。最初我對此感到不解,但我很快發現,社區大學的輟學率可能高達80%,所以能夠排除萬能拿到學位的人恆毅力特別高。
「天賦和恆毅力毫無關連」的現象,在我對長春籐盟校的大學生做研究時又再度出現。在那個研究中,SAT成績和恆毅力甚至出現負相關。那個樣本中,SAT成績較高的學生,平均的恆毅力比同儕差一點點。我把這個研究結果和其他的研究資料整理起來,得出一個初步見解,
那個見解也指引了我未來的研究方向:潛力是一回事,發揮潛力又是另一回事。
【內文試閱2】
練習對困難事物堅持
「如果你是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又不想抹煞孩子自己選擇的能力,我建議你試試困難任務規定。」
我和很多家長一樣,直覺認為學芭蕾、鋼琴、美式足球或任何有系統的課外活動可以培養恆毅力。這些活動有兩個重要特質,是其他情境難以複製的。第一,有個成年人負責掌控全局(理想狀況是支持又嚴厲的成年人),而且不是家長。第二,這些活動的宗旨就是為了培養興趣、練習、目的和希望。芭蕾舞蹈教室、演奏廳、體育館、籃球場、美式足球場等等,都是恆毅力的訓練場。
身為家長兼社會學家,我會建議你在孩子年紀夠大時,由你去找出他們可能感興趣的課外活動,幫他們報名。
目錄:
各界推薦
推薦序 堅持到底,勿忘初心 江振誠
推薦序 剝蒜頭專家──媽媽教會我恆毅力 劉安婷
前言 我不是天才
Part I 恆毅力 被低估的成就必要條件
第1章 拼到底的祕密
有潛力不等於發揮潛力
第2章 我們的天賦迷思
聚焦聰明才智,是給自己一個藉口
第3章 努力 雙倍重要
那些成就者沒說出口但習以為常的事
第4章 你的恆毅力有多高
評量你的熱情X毅力分數
第5章 可以後天養成的特質
基因X經驗 同時影響人類每項特質
Part II 培養恆毅力 1──由內而外的四大驅動力
第6章 興趣 必須再三的重新觸發
追隨夢想是空話,熱情不會從天而降
第7章 練習 專家的刻意練習法
重複操作 vs 有目標的持續進步
第8章 目的 造福他人的意念
持久的熱情 需要興趣與目的兩個支柱
第9章 希望 努力可以改變未來的信念
跌倒七次,爬起來八次的力量
Part III 培養恆毅力 2──由外而內的三大環境力
第10章 家庭教養 榜樣的力量
明智家長的科學解答
第11章 課外活動 練習對困難事務的堅持
比成績更嚴重的貧富差距
第12章 組織文化 周圍夥伴的驚人鞭策力
身分認同對恆毅力有強大影響
結語 讓我們重新定義天賦
致謝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