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書備註 : 無畫線註記
書況:普通
內容簡介:
大人總教我,誠實是做人的最高指導原則,
長大後卻發現,這個社會從不鼓勵說實話的人。
德國知名心理學家與暢銷書作者烏特.愛爾哈德特(Ute Ehrhardt)與威廉.尤能(Wilhelm Johnen)發現:說謊,是我們最該學、也最該隱藏的實力。
什麼是說謊?就是你得在分秒間創造新的真實,
說謊的最高指導原則是:你得盡可能說真話,偶爾的謊話才會發揮最大效力。
而那些不知變通的誠實,比謊話更糟。也就是說,
我們得學會:如何在誠實是最高指導原則下,說對的謊?何時該說謊?甚至說一個天衣無縫的(又正直的)謊?
◎說句不真實的好話,讓關係更緊密
如果你總是實話實說,一定得不到真愛。
戀人為何在一起或導致分手,追求「真相」通常沒意義。
而專一的愛情,本身就是個謊話。
◎沉默無法保護隱私,偽裝才可以
光一句:「多謝關心」或「什麼都不想說」是無法滿足愛聽八卦的人。如果你不懂說謊,就無法保守祕密,這時就得用一些聰明的話術唬弄對方。
◎心誠則靈,用安慰劑治病,你會得到療癒
「吃下這個藥,一定可以讓我的病好起來。」
「不管怎麼,我一定會完成這個使命!」
◎在職場上,你需要說白色謊言
偶爾找個藉口,可以幫你避掉工作麻煩,例如,因為塞車才遲到、要看醫生而早退……
甚至,我們還可以利用操控自我,得到幸福:
◎把不幸的事化為小事,強大內在自我
給內心一個機會,將錯誤盡量化小,並多問自己 :「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或我還可怎麼做?」
◎把好事放大,製造自信
在自己和別人面前稍微演個戲,放大自己的真正實力,認同自己的成就,肯定會獲得更多成功。
◎只要有一半真實,就代表正直,你得吞下另外半句話
「你看起來很不錯」(吞下的是,如果髮型弄好一點就好了)
「我要謝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吞下去的是,我根本不記得是什麼事了)
關於謊言,你還要懂得如何識破,但不要戳破(尤其是孩子的撒謊)。至於怎麼說才不會被人戳破,小心身體會洩露真實:
說謊的人習慣會將眼神看向左上。
回答時,加入太多「嗯、啊」的語助詞會令人起疑。
良心不安時,身體會動來動去。
你會避免目光接觸。所有人都相信,敢看對方眼睛的人比較不會說謊。
對問題不斷提出藉口,就是偽裝。
我們當然要少說謊,因為只有老實人會上天堂,但面對這個充滿偽裝的世界,我們更得利用謊言讓生活好過。
這本書,可以幫你更老實地說謊,清楚知道每一個謊言的目的,人生更加無往不利。
作者簡介:
烏特.愛爾哈德特(Ute Ehrhardt)與威廉.尤能(Wilhelm Johnen)夫妻兩人是德國知名的心理學家,從事心理治療工作多年,並長期帶領講座與工作坊。他們的研究重點是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ologie)。
他們著有《好女孩上天堂,壞女孩無往不利》(Gute Mädchen kommen in den Himmel, böse überall hin)曾榮登《明鏡週刊》(Der Spiegel)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蟬連105週,譯有35國語言。
譯者簡介:
徐潔
彰化人,輔仁大學德文系畢業,柏林自由大學藝術史碩士。
從事德文書籍翻譯之餘,亦積極投入台灣當代藝術發展,曾任職台北當代藝術館展覽組國際專員,目前為藝流工作室負責人。
章節試閱:
不是說謊,是創造「新的真實」
人若不會騙人,就只好被騙。
人若不懂說謊,就只能等著聽他人的謊言了。
──德國諷刺詩人菲德列.羅高(Friedrich von Logau)
以下的小故事,是對謊言的一種致敬:一位俄國的貴族夫人帶著她的男僕移居美洲大陸。沒人明白,為什麼她要放棄無憂無慮的貴族生活,割捨一切移居海外,成為幾乎一無所有的美洲新住民。幾年後,她窮苦潦倒地死於紐約。不過,在她生前,每當被人問到,她當初為什麼要帶著這個男僕、展開冒險的人生旅途時,她總是張著發亮的眼睛回答:「為什麼?很簡單,他太會說謊了,讓我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雖然不太光彩,但不知道為什麼,甜言蜜語對於人際關係來說,是普世公認的潤滑劑。
你得在分秒間「創造」新的真實
外界對我們的期待,是有禮貌、懂得讚美別人、也懂得迎合別人。當不認同別人的言論時,我們還是會帶著微笑一邊點頭,一邊懷疑。沉默,也是為了跟別人保持和諧的關係。小小的社交謊言,讓社群生活變得更容易。
但在心裡,我們想問的是:「那個人到底知不知道我們的看法啊?」就這樣,真相有了不同的版本。不具備這種社交感的人,跟那些小心謹慎、聰明的說謊者相比,會更容易失去社會接納度。
謊言會破壞人際關係嗎?當然,只有被拆穿的天大謊言會促使各種關係結束。但是,謊言通常不是造成分裂的唯一原因。
說謊雖然感覺不太光彩,但成功的謊言,不但不會被發現,還可以把人際關係維持得非常好。
道德規範,使我們相信:撒謊的人,最後會變孤獨。「說謊的人,會得不到別人的信任。」聽起來好像說謊者都會被孤立。然而,更確定的是,堅持說實話的人,肯定會更孤獨。我們都認識那些習慣以說謊為樂的瘋子,就算知道被騙,也常被那些瞎編的冒險、有趣又荒謬的故事逗得很開心,這類謊言的娛樂價值很高。這種瞎掰的瘋子,就像娛樂天王一樣受歡迎。他們可不會感到孤獨。
把說謊當成社交潤滑劑的人,其實是利用謊言來避免摩擦與衝突。很多文化學者都同意這個看法:「說謊對於社會共同生活來說,是有必要的,可以解決衝突。大約有三分之二的謊言具有『社會化』的性質,可以間接發揮作用,目的是追求社會和平。」
我們偶爾會聽見這樣的話:「真正聰明的人,不需要說謊。」相信這種論點的人,忘了一件事,即是,成功的謊言,得靠兩個人的互動才能完成。想說漂亮的謊言,就必須學會在分秒瞬間創造新的真實,找到與受騙者在認知上的共同點,並獲得對方的認同才行。說謊者通常表現出高明的智慧,可以事先看到衝突,把謊言架構得非常完美,盡量避免與受騙者之間產生不和諧的現象。
用說謊阻止不理性行為,才叫負責
有人說,說謊的人是不負責的人,但我們懷疑這種論調。一位缺乏自信的女性友人說:「我看起來糟透了!」或許這時輕輕擁抱她,問:「發生什麼事?」對她來說就足夠了。相反地,若同樣的情況下,你老實地對她說:「是啊,妳看起來真的糟透了!」卻沒有給她適當的擁抱安慰,反而會造成錯誤的結果。把事實直接告訴當事人,是一件沒有同情心的行為。能講出一個好聽謊言的人,才是真正負責的人。
假設你的朋友喝醉了,卻堅持開車回家,這時,與其跟他吵,不如把鑰匙藏起來,然後說:「我不知道你的鑰匙在哪裡。」這種處理方式才更負責。
能用巧妙的謊言阻止做出不理性的行為,才是一個負責的人。
每個人彷彿都喜歡聽實話。但是,其實人們真正想聽的,是好聽的實話。「跟我說你真正的想法!」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你得贊成我的想法,或至少試著認同。」
說謊,不可能得到幸福?現在,我們要逆轉這種想法:完善的謊言,是獲得幸福最佳的途徑!
幸福感或滿足感,會讓人活得更久。根據幸福學家的研究證實:充滿智慧的自制能力,是獲得正向生活感受的必要條件,缺少微妙的謊言,你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幸福與生活的滿足感。一些贏得百萬樂透的得主,常被認為是非常幸福的人,最後卻常常過著不幸的生活(不自制)。
不知變通的誠實,比謊話更糟
說真話並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比起說出心裡真正的想法,人寧可說討好的話,至少在朋友圈中是如此。因為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實話,反而會造成朋友間更大的衝突。
不管別人想不想聽、不過濾任何想法就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的人,是沒有羞恥心的人。不管什麼時候,有話就直說,這樣的習慣不僅會把日常社交遊戲中那些爾虞我詐、竊竊私語的樂趣都抹滅,也會帶來很多敵人,製造很多麻煩。
要識破謊言,但別拆穿
我們總是擔心,謊言會破壞與他人的信任關係,這有時是對的。但仔細想想,這似乎不常發生。其實,信任關係會被破壞,只有在謊言被拆穿的時候。
即使謊言被拆穿,也不一定會破壞信任關係,以下的故事就是最好的印證:修車廠突然通知我們,車子
目錄:
【推薦序】 一句像樣的謊言,能帶來雙贏的局面/馬克
【推薦序】 把實話實說當直爽,是天真的白目/螺螄拜恩
【推薦序】 實話誠可貴,說對謊價更高/陳祐霖
【前言】 說謊,你最該學,也最該隱藏的實力
第1章 不是說謊,是創造「新的真實」
1. 這個社會,從不鼓勵說實話的人
2. 不知變通的誠實,比謊話更糟
3. 說句不真實的好話,讓關係緊密
4. 多說真話,謊話才會發生效益
第2章 在不誠實的戀愛中,彼此真心相愛
5. 實話實說,就沒有真愛了
6. 想跟你繁衍後代,不想跟你結婚
7. 在一起或分手,都無須告知真相
8. 男人憑衝動說謊,女人用策略說謊
9. 關係與情分,透過自我欺騙來維繫
第3章 幸福是一種成功的自我欺騙
10. 四方法操縱自我,得到幸福
11. 心誠則靈,用安慰劑治病
12. 用「正確的調性」說話
13. 沉默無法保護隱私,偽裝可以
14. 撒個小謊,讓處境不再艱難
第4章 正直的謊話該怎麼說
15. 我只是給你「正確」的真相
16. 要識破,但不要戳破
17. 少說謊,才能從說謊得到好處
18. 一半真實,就算正直
19. 講義氣,就是為朋友講謊話
第5章 怎麼知道誰在說謊?
20. 知道怎麼說謊,就能發現謊言
第6章 利用謊言讓生活好過
21. 學會忘記與健康的自我欺騙
【後記】 老實地說好謊,讓你無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