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6/7-6/13 流行服飾內睡衣加碼全家 關閉
TAAZE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TAAZE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無論想知道什麼,世界上總有一本書在研究它。
(二手書)旅行在希望與苦難之間
  • (二手書)旅行在希望與苦難之間
  • (二手書)旅行在希望與苦難之間
  • (二手書)旅行在希望與苦難之間
  • (二手書)旅行在希望與苦難之間
  • (二手書)旅行在希望與苦難之間
  • (二手書)旅行在希望與苦難之間
  • (二手書)旅行在希望與苦難之間
  • (二手書)旅行在希望與苦難之間
  • (二手書)旅行在希望與苦難之間
  • 商品編號:p0699248894593
  • 店家貨號:11314416067
  • 購買人次:0
  • 銷售件數:0

(二手書)旅行在希望與苦難之間

出版日期:2014-11-19
ISBN/ISSN:9789571361154
作者:林輝

網路價
320元 218元 約可獲得超贈點: 2 點
付款方式 Yahoo618鉅獻:聯名卡滿額送2千5 遠東單筆分期滿8888.送888
刷卡紅利折抵 接受17家銀行
  • 信用卡 接受信用卡刷卡
  • LINE Pay接受LINE Pay
  • ATM轉帳 接受ATM轉帳付款
  • 全家付款取貨 全家付款取貨
  • 萊爾富付款取貨 萊爾富付款取貨
交貨方式
服務承諾 七日鑑賞期內退貨免運費
店家即時通
  • 商品詳細說明
分級標示普級
二手書備註 : 無畫線註記
書況:普通
內容簡介:
旅行,不只看見美好。

我相信旅行包括了美好的內涵,如瞭解、珍惜、反省以至和平;
問題是,怎樣才能將這些美好的東西放大,取代浪費、自私和毀滅?


關於那些希望與苦難,關於旅者如何觀察、理解與回應。

在中國的農村,我們看見名符其實的「家徒四壁」;在印度,看見人口爆炸與貧窮相乘、造就最不宜人居的城巿;在尼泊爾,患有愛滋病的小孩被遺棄、販賣;在敍利亞,家園被戰火摧毀;在巴勒斯坦,巨型圍牆隔絕了世界;在約旦,伊拉克難民身無長物,只有殘疾與渺茫的希望……

透過旅者的眼和筆,我們看見這世界其實沒有想像中美好;
但我們也透過同樣的眼和筆,看見那些與仇恨相生的良善,與苦難並存的希望。

香港女孩將教育、衛生、食水帶進尼泊爾的貧窮偏鄉;11 歲的巴基斯坦小女孩冒死爭取女性受教權;21 歲的女孩讓監獄中的無辜小孩擁有安穩的生活……還有努力消弭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雙方仇恨的民間團體、被嚴密監控卻堅持書寫的西藏作家,以及那些為愛滋病童開設孤兒院、親力親為幫助難民度過難關的人們……

不一樣的旅人,讓我們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沒有自然而生的幸福,沒有本來就存在的和平,所有的一切都是得來不易。他寫下的每一個字,都是在告訴我們──

理解這世界愈多,我們愈有希望指向一個美好的世界。
作者簡介:
林輝
香港人,畢業於香港嶺南大學(社會科學學士)及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碩士),曾為青年團體圓桌研究及教育協會(Roundtable Community)全職總幹事,也是時事評論人、社會運動者、註冊社工、香港多個媒體專欄作家及主持。活躍於香港公民社會,尤其以參與保衛天星碼頭、皇后碼頭、反高鐵及反政改等社會運動在香港為人認識。

2007 至 2008 年間,曾獨自到雲南、西藏、尼泊爾及印度等地旅行,為時 11 個月;最後 3 個月,由西藏拉薩獨自騎單車經雲南到達泰國清邁。回港後成立團體「責任行者」,推廣責任旅遊(Responsible Travelling)──藉由觀光旅遊發展,促進當地文化維護、環境保育、弱勢團體協助等。

2012 年夏,應綠色和平之邀乘坐極地曙光號(Arctic Sunrise)前往北極,協助推廣「守護北極」(Save the Arctic)全球運動。

2012 年秋,獨自出發進行環球旅行,現為環球旅行者和旅遊作者,為香港及馬來西亞多個媒體如《經濟日報》、《明報》、《旅行家》雜誌等撰寫專欄。出發至今,已走過亞洲、歐洲、中東、中南美洲等 40 多個國家。

臉書專頁──
《和我一起遊世界》:https://www.facebook.com/goaroundtheworldwithme
章節試閱:
是獵物也是獵人
這世上的受害者往往也是加害者,是獵物也是獵人。「我是受害者」這句話,往往成為令人放棄自己道德底線的藉口。

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經常可以看見許多穿著軍服的年輕人,他們是正在服兵役的年輕人。我在旅途上也經常遇到來自以色列的年輕背包客,他們通常都有著相似的背景:剛完成了兩年或三年的兵役(以色列所有人都要服兵役,女性兩年、男性三年),於是花數月或半年時間出來旅行遊歷。臺灣與南韓的年輕人也要服強制兵役,但這兩個地方卻其實一直都沒有戰爭。以色列卻不同,戰爭總離他們不遠。

記錄片《See if I'm Smiling》談的就是這些年輕人的經歷。導演訪問了六位曾在以色列服兵役的女孩子,由她們自己回憶,在這兩年兵役期間,她們變成了一個怎麼樣的人。

她們由一個十八歲的普通少女,變成穿上軍服拿著步槍的士兵;由學生變成擁有權力的軍人,在西岸、加薩走廊擔任殖民者的角色。對她們來說,巴勒斯坦本是一種遙遠的存在,也許在記憶中有過自殺式炸彈襲擊的新聞、在教育中學過以色列被阿拉伯諸國圍攻的歷史,但這些始終不會變成對於個體的恨。正如認為日本應為侵華道歉的中國人,不見得就會見到日本人就恨。

然而穿上了軍服,卻成了「路西法效應」的活生生實驗品。「路西法效應」說的是一個心理學實驗──一群普通人分別扮演囚犯和獄卒,當他們漸漸投入了角色,便一步一步越過了道德的界線,做出自己平常不能接受的事,就如大天使路西法墮落成為撒旦一般。

軍隊是一種扭曲的體制,特別是當你擁有了強權,你可以肆意侮辱、傷害你的「敵人」──即使他們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當恨意進占了心中,甚至成為習慣,則能把人變得無法想像地恐怖。

記錄片中,一個女兵回憶自己最不堪回首的一幕:為一個巴勒斯坦死者清潔身體時,有其他女兵帶著相機路過,她沒有猶豫地就叫人為她與屍體合照,就像旅行時在景點前拍照留念般。這成為她做過的最羞恥的一件事,沒有想過這世上竟曾存在著一個這樣的自己。

而那張相片,她沒有丟掉,因為她想看清楚當時的自己,「See if I'm smiling」。

有人說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但即使如此,恨的理由通常也不難找。片中最讓我震撼的是,恨意如何可以輕易地轉變成瘋狂,讓一個正常人遠離應有的道德和理性。要恨,不難;要把恨合理化,也不難,只需找一個理由,然後它就會自然而生。其中最常用的理由,就是「我是受害者」或「我是弱者」。

吊詭的是,這世上的受害者往往也是加害者,是獵物也是獵人。一戰後德國認為它被英法美等國逼迫,沒多久就反過來殺了六百萬猶太人;以色列曾被阿拉伯國家圍剿,但今天卻在欺壓著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人確實已是弱勢到極點,但那些自殺式炸彈襲擊,傷害的往往卻是最無辜的平民。而現在,這些以色列的年輕平民又穿上軍服,成為巴勒斯坦人眼中的壓迫者。

另一部電影《立見天國》(Paradise Now)講述兩個巴勒斯坦年輕人自願成為人肉炸彈,因為認為被以色列壓迫、失去家園,在沒有槍炮子彈的情況下,只能以這種方法去反抗。但同是巴勒斯坦人的友人卻質問,這樣能嬴嗎?不,這樣只會毁滅我們的生活,然後讓對方更有理由或藉口去使我們活得更痛苦!

如果用暴力永遠羸不了,那就至少要在道德上戰勝。道德是「弱勢者」的最大優勢,用來對抗缺乏道德者的權力;而「弱勢者」的最大道德往往就是「弱勢」本身──因為被壓迫,所以行動上即使超越平常的秩序,也可以得到理解和接納。但即使如此,弱勢不能成為唯一的道德,「弱勢者」的身分也不能無限擴大。

「我是受害者」這句話,往往成為令人放棄自己道德底線的藉口。因為我是受害者,所以我要反抗;因為你比我強大,非常時期可用非常手段,所以我的反抗方式也要用上更邀進的手段;因為要激進,所以就算放棄一貫的道德也是合理的。於是一些不應出口的話竟能說出口了,一些不應做的事也能做得出來,就因為「我是受害者」。

我想起學佛的朋友教我的一句話:「憎恨會令你成為你憎恨的人。」就像那些武俠小說的老橋段:殺了殺父仇人,你也成了人家兒子的殺父仇人。報父仇有沒有道理?大概有,但之後呢?仇恨可以怎麼終結?有誰能夠得益?

想像這樣的情況:一個以色列人被一個自殺式炸彈炸死,他的家人定會悲憤莫名,將仇恨指向巴人。等這個人的孩子長大了,到巴勒斯坦服兵役,他會把他眼前的人都視作殺父仇人,恃著權力侮辱甚至傷害他們。被傷害的巴人無處還擊,於是決定成為人肉炸彈,再殺死另一個無辜的以色列平民。可想而知,雙方的每一個人在民族國家層次、家庭層次、個人層次,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這種仇恨的循環,怎麼樣才能解開?

在東耶路撒冷,我探訪了一個民間團體,他們的工作讓我非常震撼。這個機構叫父母心聲家庭論壇(The Parents Circle Families Forum,簡稱
目錄:
專文推薦
作者序
序章 香港
I Must Change My Life

Chapter 1 新疆
我的西域,你的東土
新彊難解結
改變中的白哈巴
賣國賊?

Chapter 2 西藏
風轉的咖啡館
說真話的唯色
三一八國道的最後一段
藏地騎行──我所遇見的善良與強韌

Chapter 3 尼泊爾
如果這是西藏人的樂土
未來之村
義工旅行
把小孩從獄中救出來
尼泊爾公民社會的關鍵字:自救
遇上吳蚊蚊

Chapter 4 印度
又愛又恨
震撼南亞的兩個少女
小西藏
被遺棄的殖民主義
印度愛情故事
內在的旅行

Chapter 5 馬來西亞
能溝通就好
大時代
種族融和,如何可能?
抵住發展的巨獸
那些我得到的,和香港正失去的善意
外來人
從緬甸到馬來西亞的逃亡路
拍不下的風景

Chapter 6 緬甸
讓世界不再需要翁山蘇姬
不做幫凶
緬甸的未來
萬佛之城

Chapter 7 土耳其 & 賽普勒斯
在世界的中心呼喚美
錯和浪費的權利
歷史,在負隅頑抗
庫爾德族在土耳其
統一之路漫漫
彩虹社區

Chapter 8 以色列 & 巴勒斯坦
強大的小國
單一種族,多元文化
每個人都是對的?
耶路撒冷,誰的聖城?
留下來,不放棄
是獵物也是獵人

Chapter 9 約旦 & 埃及
難民的故事
失落之味
失去希望的抗爭
令人失望的世界級金字塔
穆斯林兄弟會與埃及的坎坷民主路
後記 世界的苦難太多,但是……
商品說明
  • 9.7 店家滿意度
  • 0.7 出貨天數
  • 0.4 回信天數
  • 2.1 缺貨率%
店家即時通

優良商店

消費者滿意度:9.7

商店滿意度

平均服務品質

出貨速度:0.7
回信速度:0.4
缺貨率:2.1 %

近一週瀏覽次數:219349

本店商品搜尋

商品名稱 店家貨號

價格範圍  ~ 

本店全部分類

全部商品(338962)

春季展 〉5折起~6/30(1173)

2023臺北文學季特展│參展書籍79折~5/31(316)

未來人與世界末日|單書66折起~7/16(77)

佛與道 |參展書6折起~6/30(106)

遠足【幸福文化全書系】│66折起~6/16(21)

2023台北文學●閱影展│中文書66折~7/8(59)

【經典DVD/黑膠收藏】(193)

◄二手書暢銷TOP500◄3折起(3)

注目新書(7403)

日文MOOK(612)

中文書(40096)

中文雜誌(1263)

歐美雜誌(60)

創意生活▶生活雜貨(1000)

韓文雜誌(64)

創意生活|創意文具(1965)

唱片CD(370)

二手中文書(277927)

[x]
[x]

加入收藏清單

商品名稱:
標籤:(非必填)

你還可新增 個標籤 (每次新增限輸入一個,每次限10個字)
您可自訂標籤,方便資料分類與管理

常用的標籤:
資料傳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