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月光節 關閉
TAAZE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TAAZE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無論想知道什麼,世界上總有一本書在研究它。
(二手書)尋熊記:我與台灣黑熊的故事
  • (二手書)尋熊記:我與台灣黑熊的故事
  • (二手書)尋熊記:我與台灣黑熊的故事
  • (二手書)尋熊記:我與台灣黑熊的故事
  • (二手書)尋熊記:我與台灣黑熊的故事
  • (二手書)尋熊記:我與台灣黑熊的故事
  • (二手書)尋熊記:我與台灣黑熊的故事
  • (二手書)尋熊記:我與台灣黑熊的故事
  • (二手書)尋熊記:我與台灣黑熊的故事
  • (二手書)尋熊記:我與台灣黑熊的故事
  • 商品編號:p0699245866272
  • 店家貨號:11314134458
  • 購買人次:0
  • 銷售件數:0

(二手書)尋熊記:我與台灣黑熊的故事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ISSN:9789573269977
作者:黃美秀

網路價
330元 180元 約可獲得超贈點: 1 點
付款方式 刷彰銀卡單筆滿6000.送300
刷卡紅利折抵 接受17家銀行
  • 信用卡 接受信用卡刷卡
  • LINE Pay接受LINE Pay
  • ATM轉帳 接受ATM轉帳付款
  • 全家付款取貨 全家付款取貨
  • 萊爾富付款取貨 萊爾富付款取貨
交貨方式
服務承諾 七日鑑賞期內退貨免運費
店家即時通
  • 商品詳細說明
分級標示普級
二手書備註 : 無畫線註記
書況:普通
內容簡介:
◎第一位深入研究台灣黑熊生態的女性,第一手的心路實境筆記
◎女性觀點的山林故事與冒險紀錄
◎黑熊保育十五年足跡紀念
◎王春子故事情境手繪圖十餘幀

我把人生最精華的年歲
毫無保留地給了蠻荒、黑熊、原住民和孤寂,
可以死而無憾了。
──黃美秀

一位年輕的女性,決心獨力挑戰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除了得忍受可怕的蜂螫、山崩、斷橋、颱風,還有會突襲營地的大黑熊,
這一切究竟所為何來?
黃美秀,第一位針對台灣黑熊進行長期野外研究的女姓,乍看平凡宛如鄰家女孩,卻擁有不凡的見識與勇氣。一九九六年起,投身台灣黑熊的研究,進入人跡罕至的玉山國家公園深處,逐熊而居,追蹤黑熊的動向,身歷險境,卻不以為苦。
本書源自於黃美秀從事野外研究期間的記錄手札。除了一窺黑熊習性、研究方法、原住民文化,也從一位年輕女子的心情點滴,看見她如何堅持理念、擁抱夢想。
終究,黃美秀衷心期盼的還是,在世人對台灣黑熊有更多正確的認識與了解後,尊重與珍惜能取代莫名的恐懼,自私和貪婪的食用和捕獵從此不再。
作者簡介:
黃美秀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因博士論文的機緣,自1996年起,黃美秀致力於瀕臨絕種的台灣黑熊的研究及保育,成為台灣第一位長期深入人跡罕至的山區且行蹤不定的黑熊研究者。原住民以「熊媽媽」稱呼她。研究期間,她成功捕捉繫放十五隻黑熊,也成為國內第一個使用人造衛星發報器和直升機無線電追蹤的研究者。
黃美秀對黑熊保育的熱誠和執著,不僅引起許多媒體的關注,也深獲國際的肯定。2009年榮獲國際熊類研究暨經營管理協會的主席獎(The 2009 President's Award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ear Research and Management)。現任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IUCN/SSC)的亞洲黑熊專家群共同主席(2006年迄今),也是國際熊類研究暨經營管理協會的常務理事(2009-2012)。
她的研究室(簡稱熊窟)目前發展聚焦於台灣黑熊,以及亞洲其他熊類的研究和保育推廣。雖無法如過去一般頻繁上山,卻已培訓出一批熱愛山林、刻苦耐勞,且具備保育專業的研究生,持續蒐集各項台灣黑熊相關的研究資料。
在深山捕捉繫放十五隻黑熊的過程中,發現竟有半數以上因為曾誤中獵人非法設置的陷阱而斷掌或斷趾,讓她無法釋懷。面對國寶級黑熊的未來令人堪憂的窘境,她積極和許多單位密切合作,希望能夠整合有限的保育資源和專業人士,有效推動台灣黑熊的各項研究和保育。近年,先後與國內相關單位共同舉辦「台灣黑熊研究與保育研討會」(2007年)及「2009年亞洲黑熊保育國際研討會」,促進國內及國際熊類保育的經驗交流,讓國際看見台灣對於黑熊保育所做的努力。
在一群關心台灣自然土地和台灣黑熊朋友的支持下,2009年1月成立「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希望鼓勵及強化民間力量,共同參與和推動台灣黑熊的保育。這是國內目前唯一專門針對台灣黑熊保育而設置的民間非營利組織,目前會員約二百人。目的為推廣台灣黑熊的保育及研究,並與國內外保育組織或單位合作及交流,提升我國及其他地區熊類的保育水準。
最終的期望是:台灣黑熊和其他野生動物都可以永遠快樂地徜徉於台灣的山林裡,與人和平共存。

章節試閱:
前言
深入有熊國

我之所以會做台灣黑熊的研究,完全是機緣所致。

一九九六年,決定至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保育生物研究所就讀之際,正好兩位教授皆有意收我當博士班學生。其中一位願意讓我自由發揮,選擇任何我有興趣的研究題材,這讓我十分高興,因為我亦有意繼續深入我剛完成的碩士論文研究,即一種小型靈貓類動物食蟹?的行為生態,這是我十分熟悉的動物。另一位,大衛‧賈塞利斯(Dr. Dave Garshelis)卻告訴我,他只收做熊的學生,黑熊是我唯一的選擇,我則興趣缺缺。

到了美國,繼續與兩位教授聯繫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大衛治學十分嚴謹,著作等身,而且總能及時並清楚回覆我提出的問題。他刺激了我做黑熊研究的動力,因為我渴求一個能夠讓我跟隨的學術典範,而且他也願意認真指導我從事科學研究,而非放牛吃草。所以,我決定選擇一條不好走的路,大衛成了我的論文指導教授,黑熊成了我朝夕相隨的夥伴。

這本手札寫的是正我在進行博士論文期間,從事台灣黑熊野外研究的故事和心路歷程(一九九七至二○○○年)。裡頭記錄著我個人於此段歷程的成長,以及與台灣山林、黑熊和布農原住民共處的經驗。書中內容主要摘選自野外研究時,野外所記錄的十本洋洋灑灑的手記。手記中,我盡量挑選對我個人有重要啟示作用,以及富故事性、教育性的情節。在成書的過程中,忠實地呈現手記中記錄的故事情境及當下的心情點滴,是首要的原則;之後的文詞編輯與潤飾,目的在於增加全文的連慣和流暢性,並提供讀者一些額外的重要資訊。此外,我也於最後增寫了一篇回國之後繼續漫步熊徑上的心得 ,藉機檢視這些日子以來的變化。

有一分認識,就多一分疼惜

在那段「逐熊而居」的日子裡,我「好像愛上寫東西或記錄,它變成是一種冥想的方式,一種習慣,思考與獨處的過程」,「好像它能讓我重新審視這刻骨銘心的生活,為自己記錄生命軌跡的同時,也讓心靈沈澱淨化。這樣一對一的對話,最後反成一種苦難中的莫大享受。並不是為了以後要出書而寫,而是當下的一種歷程。這使我想起一些在集中營或牢獄的人,會利用時間偷偷寫作,這是一種寄託,也是一種生命的展現。每個人都有能力去選擇安置靈魂的方法。苦讓生命深刻了……」(二○○○年八月五日16:20)。如今,我方了解這種自我對話本是一種自我治療、安撫、激勵的過程,尤其是當深處於不確定及困難的環境中,比如捉或追不著熊、三番兩次遇到颱風、病痛求助無門等。

然而,對於此書的出版,我一直有幾分惶恐,除了涉及私人札記的公開以外,將自己過去做研究時的種種錯誤、遲疑、惶恐,以及批評意見如此昭告天下,也是很恐怖的事。但是,如果說我在黑熊的研究過程中,是不斷從錯誤中學習,從挫敗中站起來,自是盼望其他後學亦能從我的經驗中減少日後嘗試錯誤的機會、進一步了解野外研究的可能實況。

另一方面,也希望這些故事能讓讀者認識所謂的「野生動物研究者」,絕非鎮日身著迷彩裝、脖掛望遠鏡、背負背包,在風光明媚的山林裡終日與研究的動物為伍,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逍遙模樣。在真實世界裡,野外工作有時面臨的是最基本的求生訓練,而長期離群索居、週而復始的研究工作,有時也絕非單純地個人興趣可以支撐或解釋的。藉著分享我於野外研究第一線上的見聞和心情故事,期望國人對台灣深山這後花園的蠻荒原始與寶貴,以及瀕危的台灣黑熊多一分認識,進而對我們共同生長的這片土地多一分疼惜。這才是出版此書的最重要的動機,雖然並非最初動機。

原本以為難登大雅之堂,但十年前首次發表時卻意外地收到很多迴響。這些「黑熊粉絲」從國小低年級學生到退休人士都有,職業和性別不拘,以至於我也無從定位起這本書的屬性,究竟是動物科學、女性主義、探險旅遊、環保,抑或科普人文。十年過後,我已從博士班研究生變成了大學教授。當年的手札得以全新面貌再次出版,我的心中有著十分複雜的感受。

坦白說,我並不是很清楚為什麼我的故事會讓人感動,甚至還得了一些獎項、被機關學校列為推薦讀本。也有些評論指出,這本書雖具科學專業度,但談不上文學代表之作。還有一位我很敬佩的資深女性動物生態研究者,曾在與我閒聊時語重心長地表示,「過度強調野外環境的惡劣和研究的艱辛,有時反會勸退一些有興趣生態研究的年輕學子。」若真有這樣的情況,那就不是我的原意了。

充其量,這本書只是我個人成長的一小段歷史罷了,其中更不乏錯誤的學習,以及曾被網友無意點出的「難搞」性格。野外生態研究的面貌十分多元,難度和樂趣皆不一,我的故事不過是因為研究動物和環境的極端特質,加上個人求好心切的急躁個性,而為這篳路藍縷的求道路上,憑添了幾分驚險。另一方面,我也看到許多令人鼓舞的書評或網路留言,讓我不禁懷疑,這些活生生的故事經驗是否比我辛苦收集的科學數據,更能讓人願意了解台灣黑熊的生態及保育的意涵。

撒下種子,共同譜寫台灣黑熊的希望故事
目錄:
目錄
序一 保育,先從了解開始 洪 蘭
序二 加入美秀,守護台灣黑熊 李香秀
序三 追熊女俠的求道之旅 范欽慧

專文推薦 我愛黑熊,熊愛台灣 小 野
值得一看的好書 李偉文
她的影子在大分 邱一新
山裡的快樂時光 林淵源
熊媽媽黃美秀與我 張富美
願下一代也能寫出自己的「尋熊記」 蘇秀慧

前 言 深入有熊國
第一章 叢林裡的活百科
第二章 有熊國「大分」
第三章 捉熊,談何容易
第四章 出師不利
第五章 第一隻熊
第六章 熊兆
第七章 研山、研友、研我
第八章 人熊捉迷藏
第九章 盼熊的日子
第十章 山居睡月
第十一章 在山上,把心安住
第十二章 歷劫歸來
第十三章 六隻熊和三個臭皮匠
第十四章 曲終人將散
後 記 重返有熊國

附錄
商品說明
  • 9.7 店家滿意度
  • 0.7 出貨天數
  • 1.4 回信天數
  • 0.8 缺貨率%
店家即時通

消費者滿意度:9.7

商店滿意度

平均服務品質

出貨速度:0.7
回信速度:1.4
缺貨率:0.8 %

近一週瀏覽次數:173534

本店商品搜尋

商品名稱 店家貨號

價格範圍  ~ 

本店全部分類

全部商品(309515)

66折起▶文青理財書展~4/10(219)

蔬食展 79折起~4/24(78)

5折起 西方宗教展~4/30(70)

79折起 旅遊書展~4/30(212)

春季展 〉5折起~6/30(1004)

【經典DVD/黑膠收藏】(53)

◄二手書暢銷TOP500◄3折起(3)

注目新書(6165)

日文MOOK(606)

中文書(38617)

中文雜誌(1540)

歐美雜誌(76)

創意生活▶生活雜貨(902)

韓文雜誌(66)

創意生活|創意文具(1905)

唱片CD(335)

二手中文書(251774)

[x]
[x]

加入收藏清單

商品名稱:
標籤:(非必填)

你還可新增 個標籤 (每次新增限輸入一個,每次限10個字)
您可自訂標籤,方便資料分類與管理

常用的標籤:
資料傳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