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6/2-6/4小三美日獨家購物節全店不限 關閉
TAAZE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TAAZE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無論想知道什麼,世界上總有一本書在研究它。
(二手書)孩子如何成功:讓孩子受益一生的新教養方式
  • (二手書)孩子如何成功:讓孩子受益一生的新教養方式
  • (二手書)孩子如何成功:讓孩子受益一生的新教養方式
  • 商品編號:p0699238052258
  • 店家貨號:81300947131
  • 購買人次:0
  • 銷售件數:0

(二手書)孩子如何成功:讓孩子受益一生的新教養方式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ISSN:9789573272014
作者:保羅‧塔夫

網路價
280元 84元 消費滿100元可得超贈點:1點
付款方式 Yahoo618鉅獻:聯名卡滿額送2千5 聯邦寵愛妳,分期滿15000送500
刷卡紅利折抵 接受17家銀行
  • 信用卡 接受信用卡刷卡
  • LINE Pay接受LINE Pay
  • ATM轉帳 接受ATM轉帳付款
  • 全家付款取貨 全家付款取貨
  • 萊爾富付款取貨 萊爾富付款取貨
交貨方式
服務承諾 七日鑑賞期內退貨免運費
店家即時通
  • 商品詳細說明
分級標示普級
(二手書)孩子如何成功:讓孩子受益一生的新教養方式 (二手書)孩子如何成功:讓孩子受益一生的新教養方式
二手書備註 : 有畫線
書況:良好
內容簡介:
★2012年英美兒童教養類暢銷書
★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所長暨臨床心理師洪仲清、親職教養作家李偉文、開平餐飲學校創辦人夏惠汶、建中資深名師陳美儒 專文推薦
★美國與台灣教育部長推薦
★台灣教育學界、親子教養作家、國家教育院、全國教師協會、家長協會一致推薦
★全新教養觀念,幫助孩子成長茁壯


這本書讓人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亞恩‧鄧肯/美國現任教育部長

每個父母都應該好好讀這本書。
查爾斯‧杜希格/《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作者1

教育投資是讓國力更強大的良方
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兩度獲得普立茲新聞獎、《紐約時報》記者


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後能夠成功,有些卻不能?
童年經驗對一個人未來的形塑有什麼關鍵性影響?
我們要如何教養孩子,才能真正讓孩子未來一生受益?
我們要如何幫助孩子培養好習慣,為成年做好準備?


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克曼 + 哈佛、芝加哥大學最新研究
本書將徹底改變我們養育孩子的方式!


作者以3年的時間,走訪全美頂尖教育學家、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兒科醫生等,整理不同領域研究結果,試著解答孩童時期與未來人生的關聯性,以及父母如何影響孩子、能力是如何發展,由此探討我們要如何幫助孩子,教育孩子。

根據美國哈佛與芝加哥大學專家最新的研究成果,除了發展認知能力之外,父母也應重視孩子管控功能、壓力應付與情緒管理等能力培養,才能讓孩子真正受益一生。

父母師長可以參考以下要點,思考與孩子的相處方式,更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成長過程,給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最美好的資源:

◎為孩子打造一個安全基地
嬰幼兒對於壓力及創傷極為敏感,此時所受到的傷害會刻畫到身體,不但影響孩子的一輩子健康,也會直接影響日後學習表現。所以孩子還小時,父母要特別及時付出溫暖的關愛,創造一個能讓孩子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他們長大後的社交能力會較好,能夠面對複雜的社會關係網絡。

◎學習小老鼠媽媽,儲備孩子體內的自信
根據美國實驗研究,常受到鼠媽媽舔舐與梳理毛髮的小老鼠,長大後比沒有受到舔舐與梳理毛髮的小老鼠更社會化、更勇敢、更能適應環境,自制力更好,壽命也較長。所以父母及早與孩子發展出親密的親子關係,孩子也就容易培養出抗壓性,不管以後生活碰到什麼挑戰,都比較能展現自我,運用儲藏在體內的自信,找出自己的路前進。

◎不做「直昇機父母」,讓孩子承擔失敗的風險
孩子10歲之後,就不要像直昇機老盤旋在孩子頭上,一有狀況就俯衝下來幫助孩子解決。孩子此階段最需要的其實是一點點困境、一些挑戰、一些他們可以克服的匱乏,甚至只是讓他們向自己證明,他們有辦法克服困難。老是把孩子保護得好好的,反而會斷絕孩子歷練成長的機會。

◎社會智力等人格特質+認知能力=未來的競爭力
考試總是無往不利的孩子,有時候可能因為過於自滿,當人生突然出現困難時,會承受不起。父母師長幫助孩子培養關鍵的人格特質,等於幫孩子架設一張安全網,讓孩子學習自己克服障礙,當進入成年階段,就擁有成功的更佳優勢。

◎培養內在動機,讓孩子自己真正想要改變
要實現長遠目標,動機與意志力缺一不可,但關鍵還在於孩子自己是否想要改變。當孩子體驗到「有人認真對待我,信任我有能力」,並且相信自己真的可以改變時,他們會更努力,在未來與現實之間製造出強而有力的連結,並且為了獲得想達成的成果,克服種種困難。

◎教孩子如何思考
學習路上必定會跌跌撞撞,引導孩子弄清自己為什麼會犯錯,而非用打罵稀釋孩子自省的深度。讓孩子承擔犯錯後的責任,從中學習,可以教導孩子日後以正面態度看待失敗,在挫折中保持信心。父母師長不是要防止孩子失敗,而是要教他們從挫折中成長,讓孩子學著睜大眼睛看待眼前的深淵,面對自己捅出的簍子。如果能成功跨越眼前的障礙,下次就能表現得更好。
作者簡介:
保羅‧塔夫(Paul Tough)

目前是《紐約時報雜誌》的資深撰稿記者,文章主題廣泛,包括教育、親子教養、貧窮問題,以及政治議題,曾經發表多篇封面故事,深入報導關於品格教育、成就落差,以及歐巴馬政府的濟貧政策。他的文章也散見於《紐約客》雜誌、Slate雜誌、GQ雜誌、《君子》雜誌、Geist雜誌,同時也經常為《紐約時報》撰寫社論。
譯者簡介:
王若瓊
專職譯者,譯有《天生就會跑》、《感染》等書。

李穎琦
中英文雙主修畢業。認為語言是建構自我的重要元素,而世上每件事都是翻譯的美好轉介。譯作堆疊於中國文學與思想類論文裡,或埋藏於電視影集與網路新聞中。
章節試閱:
Introduction
序幕

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
有更好的發展?


2009年夏天,我在紐澤西州一個小鎮學校的學前班待了一整天。那時候我的兒子艾靈頓才剛出生幾個星期,不過這兩件事沒有直接關係,因為我是以記者的身份去這所紅岸鎮小學的140教室採訪,而非以新手父母的身份前去考察小孩將來可能就讀的班級。140教室給我的第一印象很正常:漆成櫻桃黃的水泥空心磚牆、白板旁立著一面美國國旗。4歲的小朋友在教室裡參與各種學齡前兒童常見的活動,像是用樂高積木組合房子、在沙桌之間開玩具卡車,或者玩拼圖,孩子們都相當開心。

一天整下來,我覺得140教室的小朋友越看越不尋常,有些不尋常的地方一眼就看得出來,但有些需要仔細觀察才能發現。首先,小朋友們安靜又有秩序,一整天下來沒有一個學生哭鬧、失控、吵鬧、打架。奇怪的是,我完全看不出來那位名叫黎歐娜多的黑髮老師在維持秩序,而且她也沒有用任何方法來規律學生的行為:沒有警告、沒有發金色星星當獎勵、沒有將小朋友隔離到教室角落當作處罰,也沒有用「凱莉安很專心,很棒!」這種挑出學生做榜樣的話術。事實上,她沒有獎勵好學生,也沒有處罰壞學生,她什麼都沒做。


培養幼兒自我調控的能力

140教室裡的小朋友,其實參與了一個名叫「心智工具」(Tools of the Mind)的計畫。這個計畫由兩位丹佛市的教育工作者研發,目標在於提出突破傳統的兒童發展理論。目前美國大部分的學齡前課程,目的都是讓小朋友在正式入學前先培養出一組特定的能力,而且主要與識字及算術能力相關。不過,「心智工具」計畫比較不重視閱讀與算術能力。這個計畫的課堂設計,在於幫助小朋友學習一套不同的能力,包括控制衝動、專注學習、避免分心與胡思亂想、管理情緒、整理思緒。「心智工具」的兩位創始人將這些能力統稱為「自我調控」。他們認為,藉著這些「自我調控」的能力,孩童在小學一年級以後的表現,會比傳統在學齡前教育所培養的能力,更能夠獲得正面的成效。

小朋友在「心智工具」計畫課堂上學到的方法、技巧和習慣,日後可以讓幫助他們學習時更專注。例如,他們學了一種叫做「跟自己說話」的技巧,每當他們要做一件比較難的事情時,就要一面動手做,一面告訴自己該怎麼進行,這樣比較容易記得下一個步驟(例如,寫字母W時,要告訴自己先向下一劃,再向上,然後向下、再向上)。他們也學到要使用「媒介」,也就是利用一些具體的物品來提醒自己完成特定的活動(例如,兩個小朋友輪流講故事時,可以在一張卡片上畫嘴唇,另一張畫耳朵,用卡片來代表該輪到誰講、該誰聽)。小朋友每天上課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當天的活動,透過書寫或繪畫的方式記錄在「遊戲計畫表」上。例如,我今天要開火車,我要帶著平板車到海灘。每位小朋友每天還要花很長的時間玩「扮大人」遊戲,這是一種要玩很久而且情境複雜的扮家家酒遊戲。「心智工具」的發明人相信,這種遊戲可以很自然地教導小朋友遵守規則,節制自己的衝動。

我看著140教室的小朋友上課,自然想到了我的兒子艾靈頓。我住在曼哈頓的一間套房公寓,位於這間學校北方30英哩外,而我兒子此時正在家裡牙牙學語,偶爾打個嗝或哭鬧兩聲。我希望他未來的人生快樂又成功。但是,我真不知道「快樂」與「成功」到底是什麼。或者說,我也不知道我們夫妻倆應該做些什麼,才能幫助艾靈頓快樂又成功?

1. 父母的焦慮
心裡有這種疑惑的人,其實不只我一個。艾靈頓出生的時代,是美國家長對於養兒育女最焦慮的時代,而且在紐約市更容易感受到這種焦慮感:由於出色的學前班名額有限,競爭的激烈程度,簡直像在羅馬競技場上一決死戰。兩位加州大學的經濟學家,最近用「老鼠賽跑」來比喻這種「希望小孩贏在學業起跑點」的現象。這種競賽一年比一年早開始,而且競爭一年比一年激烈。在艾靈頓出生前兩年,打著「公文式」教學的連鎖補習業者,首度在紐約市成立學齡前兒童補習班。班級裡年紀最小的孩子才2歲,全班一整個上午都在紙上塗塗寫寫,並且練習認字與算數。公文補習班的財務長告訴《紐約時報》的記者:「3歲是最適合來上課的年齡,但如果小朋友已經不必穿尿布,而且可以安靜聽老師上課15分鐘,不管幾歲的孩子我們都願意收。」提早學習一定就對孩子好嗎?

艾靈頓就在這種文化下成長,我們暫且以「認知理論」稱呼這種文化好了。「認知理論」指的是一種未經大聲宣揚但是人人都信服的觀念:想在今日的社會出人頭地,最重要的就是擁有優秀的認知能力。所謂的認知能力,指的是智力測驗所評量的項目,包括認字的能力、計算的能力,以及圖形識別的能力等。培養這些能力的最佳方式,就是大量練習,而且越早開始越好。由於大家都相信這套「認知理論」,因此忘記了這個理論其實是近期才提出的。


1994年卡內基的報告

認知理論出現的時間,可以追溯自1994年卡內基公司所公布的報
目錄:
序幕、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有更好的發展?
1. 父母的焦慮
2. 關於兒童發展的最新研究
3.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赫克曼的關注
4. 人生方向的真正主宰
5. 對孩子真正重要的人格特質
6. 哪些孩子會成功?
7. 童年經驗如何影響人生發展

一、無法邁向成功的原因,以及問題在哪裡
1. 翻轉,不是那麼容易
2. 逆境對兒童的影響
3. 童年創傷會影響未來的一生
4. 消防隊效應:壓力對孩子有莫大影響
5. 壓力創傷的經歷會刻寫在孩子身上
6. 影響學習能力的關鍵
7. 環境如何影響兒童的自我管控功能
8. 壓力導致孩子行為偏差
9. 愛心養育的孩子更聰明:鼠媽媽的示範
10. 父母的愛可以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11. 幫孩子儲備自信
12. 任何父母都可以培養出好孩子
13. 都有機會成為最好的父母
14. 孩子都需要家庭的支持
15. 最痛苦的人生故事,最有希望的未來前途

二、如何培養成功的人格特質
1. 全浸式的教育
2. 樂觀可以後天學習
3. 教育的潛在問題
4. 品格力
5. 自主力與意志力
6. 讓孩子學習培養內在「動機」
7. 智商與求取表現的動機
8. 「認真」是人生最珍貴的特質
9. 自我控制
10. 毅力
11. 可以成就未來的7種人格特質
12. 要成功,必須先經歷過失敗
13. 引導孩子調整自己行為
14. 好習慣
15. 群體認同的影響
16. 品格成績單
17. 克服障礙是預備未來的成功

三、學會如何思考
1. 不思考所帶來的失誤
2. 帶領孩子弄清犯錯的原因
3. 下棋狂熱份子
4. 有時候要對小孩說狠話
5. 天才小棋士的故事
6. 最高明的對手,最好的挑戰
7. 邁向顛峰之路
8. 極度專注時刻
9. 樂觀好,還是悲觀好?
10. 星期日的完美對決
11. 未知的試煉

四、如何幫助孩子成功
1. 現今高等教育的問題
2. 誰能跨越終點線?
3. 給孩子往前邁步的機會
4. 5個增加競爭力的核心特質
5. 改變原本注定的命運
6. 蛻變重生的孩子
7. 從失敗到奮發趕上
8. 縮短差距的最佳時間點

五、更美好的未來
1. 改變人生的決定
2. 對孩童最好的教養方式
3. 人格特質養成的挑戰
4. 如何幫助更多學童的人生
5. 引導孩子走向光明的未來
商品說明
  • 9.7 店家滿意度
  • 0.7 出貨天數
  • 0.4 回信天數
  • 1.8 缺貨率%
店家即時通

優良商店

消費者滿意度:9.7

商店滿意度

平均服務品質

出貨速度:0.7
回信速度:0.4
缺貨率:1.8 %

近一週瀏覽次數:222325

本店商品搜尋

商品名稱 店家貨號

價格範圍  ~ 

本店全部分類

全部商品(338879)

春季展 〉5折起~6/30(1199)

2023臺北文學季特展│參展書籍79折~5/31(301)

66折起 ★第二季童書展~5/31(56)

未來人與世界末日|單書66折起~7/16(75)

佛與道 |參展書6折起~6/30(106)

遠足【幸福文化全書系】│66折起~6/16(18)

【經典DVD/黑膠收藏】(192)

◄二手書暢銷TOP500◄3折起(3)

注目新書(7329)

日文MOOK(610)

中文書(39947)

中文雜誌(1560)

歐美雜誌(60)

創意生活▶生活雜貨(997)

韓文雜誌(64)

創意生活|創意文具(1966)

唱片CD(368)

二手中文書(277762)

[x]
[x]

加入收藏清單

商品名稱:
標籤:(非必填)

你還可新增 個標籤 (每次新增限輸入一個,每次限10個字)
您可自訂標籤,方便資料分類與管理

常用的標籤:
資料傳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