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恐懼,更加強烈;敬畏,更加深切。
憑《赤手登峰》榮獲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導演金國威,身兼世界頂級的攀登者,把攝影與攀登結合成一門學問,將眾多杳無人跡之地,生死攸關之時,以及當今世上最傑出的一批攀登者,呈現到我們面前,並以文字分享他如何在不可能的條件下捕捉到驚人畫面的幕後細節。
從未有人爬上的冰岩險峰、
地球上最純淨的雪原、
在大岩壁上用不可能的方式克服地心引力,
遠征最深及最遠的沙漠……
近二十年來,他在這些荒野中邊攀邊拍,在不斷超越之中塑造了自己。每張照片,都成為他堅毅、刻苦成長的見證,揭示他如何從僅僅只是熱愛登山的人,躍身成攀登界與電影界的巨星。
在極限之高海拔按下快門,要考慮和承受的與平地截然不同。拍攝連同探險裝備可達九十公斤,期間要設法保持行進速度;當同伴在危險的岩壁上攀登,爭分奪秒的拍攝還伴隨著可能目擊死亡的壓力;再往上六十公尺足以見證人類踏入未知之境時,卻要想著怎麼活著回去。
掀開書頁,有觸目驚心的陡壁、如異星的地景,還可以看到當代最傑出的攀登者,如何尋找世界上最蠻荒的地方,並奉獻自己的生命,拓展人類意志及生理的極限。
這些故事,是關於人類的潛能,也關於友誼、夥伴關係,有時甚至關於失敗,以及不盡然總能成功登頂的行動。
我們去冒險,是在力圖定義生命。
平安回來時,我們將領會大自然的力量,以及這股力量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我們希望從旅程中得到一絲絲的自我認識。
── 康拉德.安克(Conrad Anker)
作者簡介:
金國威(Jimmy Chin)
憑《赤手登峰》(Free Solo)榮獲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導演,《國家地理》攝影師。身兼世界頂級的攀登者及運動員,是首批從聖母峰頂滑雪下降的美國人之一,也成功首攀此前無人能克服的鯊魚鰭(Shark's Fin)。他參與無數極險極陡的冒險,因而得以捕捉異於世人視野的影像,攝影作品曾登上《國家地理》雜誌和《紐約時報雜誌》的封面。
除了《赤手登峰》,他與妻子柴.瓦沙瑞莉(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共同執導數部紀錄片。2015年,電影《攀登梅魯峰》(Meru)贏得2015日舞影展觀眾票選獎。另有《泰國洞穴救援行動》(The rescue,2018)及《重返太空》(Return to Space,2022)。他們亦將執導首部劇情長片Nyad。
譯者簡介:
張國威
小時候還不會走路就被父母帶到戶外露營、登山,小學三年級時被帶上了玉山。青少年時期卻極度討厭登山,直到大學參加登山社才又再度開始登山,從此踏入戶外這條不歸路。
自稱戶外專業打雜工,跟戶外有關的工作都做:登山嚮導、課程講師、溯溪攀岩教練、野外探勘協作、野外調查人員、高山背工與廚師、山屋管理員等。有幸因此幾乎走遍全台各處山區,近年來因台灣的山區已滿足不了自己,開始把腳步拓展到世界各地,每年皆會安排到國外進行攀岩、雪攀、冰攀、越野滑雪等自主訓練。
攀登經歷有迪納利(Mt. Denali,北美最高峰)、雷尼爾山 (Mt. Rainier,美國太平洋西北最高峰)、馬特洪 (Matterhorn,瑞士側、義大利側)、白朗峰(Mont Blanc,西歐最高峰)、加拿大阿薩巴斯卡山(Mt. Athabasca)、中國田海子和日本赤岳等。
章節試閱:
1999年 克拉庫薩(Charakusa)
你只有一次機會體驗首度遠征。
未知數似乎越來越多,感覺風險也越來越高。恐懼,更加強烈;敬畏,更加深切。1999 年夏天,我前往巴基斯坦克拉庫薩山谷,那是我人生的轉捩點,讓我從此放棄任何切實的工作,轉而追求攀登大山的人生。
我是在一本攀岩雜誌首次看到克拉庫薩山谷的照片,大名鼎鼎的登山者兼攝影師蓋倫.羅威爾(Galen Rowell)拍了一系列令人驚歎的照片,記錄兩位可敬的登山者康拉德.安克和彼得.克羅夫特(Peter Croft)在喀喇崑崙山脈嘗試首攀的過程。這些照片讓我下定決心──真正的登山者就該在喀喇崑崙山脈攀登。我也要成為真正的登山者。
但對於如何著手組織遠征隊前往巴基斯坦,我毫無所知,所以我開著我的車(同時也是我當時的住所)前往加州柏克萊去親自詢問蓋倫。在停車場睡了一夜後,我渾身散發攀岩流浪漢的氣息,走進山光藝廊(Mountain Light Gallery)的辦公室,向一名滿臉猜疑的接待員詢問我是否可以見見蓋倫。對方說他很忙,但是我可以在大廳等。就這樣,我連續等了五天,每天都耐心坐在那裡直到藝廊關門。星期五傍晚,蓋倫終於現身,他說:「你就是吉米吧⋯⋯」
他帶我進去他的辦公室。整整兩小時,他分享了那時候在克拉庫薩山谷的照片與故事,還說明了去那裡的後勤準備,並給了我當地的主要聯絡人。接著他帶我進去一間房間,桌上放滿等待他簽名的照片。在簽名的空檔,他說明了如何拍到每一張照片。我離開之前,他送了我一張幻燈片,上頭是兩座巨大的花崗岩塔峰。這贈禮到現在對我還是很珍貴。他說:「這是你的目標。記得確認你有帶相機。」
幾個月後,當我走進克拉庫薩山谷時,眼前兩座凜然屹立的花崗岩塔峰令我目瞪口呆,那是法帝塔(Fathi Tower)和帕哈塔(Parhat Tower)。想像攀登其中任何一座的畫面都讓我充滿恐懼,我拿出新買的相機拍了一張照片。
我和攀登夥伴布雷迪.羅賓森(Brady Robinson)奮力挑戰法帝塔,並被逼退了兩次──這座山太巨大了,陡峭又複雜。凌晨兩點起床,我們準備嘗試第三次,布雷迪抱怨道:「這是全世界中我最不想做的事。」我也有同樣的感覺,我懷疑真正的登山者會有這種感覺嗎?
我們再試了一次,用上之前在優勝美地和高山區(High Sierra)學到的技巧往上爬,有時還採取我們只在攀岩雜誌上看過的技術。當我們超過了之前兩次爬到的最高點時,我們信心大增,一個繩距接一個地攀爬著。這次,我們終於戰勝了。山頂尖銳到我們必須輪流站上去拍照。
我們的朋友傑德(Jed)、道格.沃克曼(Doug Workman)和艾文.豪爾(Evan Howe)在旅程後期加入我們。
我們在這又再攀登了兩條新路線。徜徉在無人觸碰過的岩石海中,人生從此永遠改變。我們離開山谷時感覺自己就像真正的登山者,我那時還不知道,接下來的二十年我將走遍世界,只為了尋找第一次踏入那壯闊山谷時,緊緊抓住我的恐懼和敬畏。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拍攝過的地方
1999年 克拉庫薩CHARAKUSA
遠征禁區中的塔峰FORBIDDEN TOWERS EXPEDITION
2001年 K7
巴塔哥尼亞PATAGONIA
2002年 羌塘CHANG TANG
提頓TETONS
2003年 聖母峰單板滑雪EVEREST SNOWBOARD 67
迪恩.波特DEAN POTTER
拍攝聖母峰的電影FILMING EVEREST
2004年 馬利MALI
史蒂芙.戴維斯STEPH DAVIS
2006年 聖母峰雙板滑雪EVEREST SKI
2008年 180度向南180 SOUTH
2008年 梅魯峰MERU
婆羅洲大岩壁BORNEO BIG WALL
遠征香格里拉SHANGRI-LA EXPEDITION
2010年 優勝美地YOSEMITE
2010年 查德CHAD
迪納利峰滑雪SKIING DENALI
2011年 梅魯峰MERU
阿曼OMAN
巴嘎布BUGABOOS
崔維斯.萊斯TRAVIS RICE
2016年 赤手登峰FREE SOLO
紐約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ONE WORLD TRADE CENTER
史考特.施密特SCOT SCHMIDT
2017年 南極洲ANTARCTICA
致謝
關於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