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精品三合一 直播 關閉
TAAZE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TAAZE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無論想知道什麼,世界上總有一本書在研究它。
(二手書)葡萄酒文化想像
  • (二手書)葡萄酒文化想像
  • 商品編號:p0699234666318
  • 店家貨號:11312999226
  • 購買人次:0
  • 銷售件數:0

(二手書)葡萄酒文化想像

出版日期:2009-10-29
ISBN/ISSN:9789867247995
作者:楊子葆

網路價
280元 206元 約可獲得超贈點: 2 點
付款方式 倒數兩天了!中信卡單筆滿6000送400
刷卡紅利折抵 接受17家銀行
  • 信用卡 接受信用卡刷卡
  • LINE Pay接受LINE Pay
  • ATM轉帳 接受ATM轉帳付款
  • 全家付款取貨 全家付款取貨
  • 萊爾富付款取貨 萊爾富付款取貨
交貨方式
服務承諾 七日鑑賞期內退貨免運費
店家即時通
  • 商品詳細說明
分級標示普級
(二手書)葡萄酒文化想像
二手書備註 : 作家簽名
書況:良好
內容簡介:
法國微生物學者巴斯德:「在一瓶葡萄酒裡,蘊含著比所有的書裡更多的哲學。」
法國外交官Paul Claudel:「葡萄酒是品味的教授,藉由引導我們如何呵護內在的自我,它奔放了心靈,也開啟了智慧。」

你懂酒不懂酒?當有人這麼問時,這酒,指的必是葡萄酒。
不知從何時開始,葡萄酒在台灣逐漸成為顯學,不懂一點皮毛,似乎就有些追不上潮流。然而想懂得葡萄酒又談何容易?法國微生物學者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不是說嗎:「在一瓶葡萄酒裡,蘊含著比所有的書裡更多的哲學。」面對如此浩瀚又細膩的葡萄酒文化,在法國求學、工作、生活,回國又涉入外交事務而有緣於葡萄酒社交的本書作者,試圖從他的個人經驗與生活體會出發,為讀者剖析葡萄酒文化的面面觀。

在台灣,葡萄酒隱然有成為一種消費主義「物化」行為的趨勢,其背後的豐富文化蘊涵反倒不受重視。於是作者從個人的生活事件著手,娓娓敘述一則又一則的故事,在杯觥交錯與社交對話之中,為我們一點一滴拉開葡萄酒文化的大門:著名的一八五五年波爾多分級、吉隆河左岸M?doc次產區的布爾喬亞分級、葡萄酒雙B勃根地與波爾多的愛恨情仇、粉紅酒(vin ros?)的淵遠流長、二軍酒的出現、香檳的榮光……等等,這些有關葡萄酒的知識,說它是進入葡萄酒文化的門檻,倒不如說是從真實生活發展出來的品味。作者想望我們在品味葡萄酒的同時,千萬別忘了葡萄酒文化的核心價值是分享,而不是止於孤芳自賞;亦即,當我們打開一瓶葡萄酒,瓶裡所蘊含的文化哲學,值得我們用一種美好的態度舉杯共賞。

而作者的文字沉著、綿密,就像傳統法國紅酒講求沉著、綿密、細緻的陳年結構之美一樣,值得細細品嘗,慢慢咀嚼……
作者簡介:
1963年生於台灣花蓮。法國國立橋樑與道路學院(ENPC)工程博士。現任輔仁大學客座教授。
曾任國際工程顧問、新竹市副市長、中華民國駐法國代表、外交部政務次長等職。
著有《可移動的文化饗宴》、《看不見的巴黎》、《捷運公共藝術拼圖》、《世界經典捷運建築》、《街道家具與城市美學》、《葡萄酒文化密碼》;譯有《七個小矮人》、《都市傳奇》;主編有《文化多樣性與永續發展》等書。
章節試閱:
傾聽葡萄酒低語

二○○七年十月抵任、有一個像是武俠小說人物中文名字「馬忠義」的義大利駐台代表Mario Palma,才到台北沒多久就邀當時擔任外交部次長的筆者餐敘。既然是由外交官作東,事涉國家顏面,當然得在義大利餐廳,台北的好義大利餐廳還真不少,Palma代表選的是遠企三十八樓的馬可波羅。

我們一落座,義大利主廚Fabien Altabert就出來打招呼,兩個熱情的義大利佬連珠砲一樣地嘰哩咕嚕快速交換意見,加上誇張的手勢表情,菜立刻點好,葡萄酒也選好,筆者這個主客彷彿外人一樣,只有一旁點頭的份。

因為是周間午餐,下午大家都還有工作,簡單素樸是最好的選擇。Palma代表選的主菜是茄汁義大利麵,前菜來點Mozzarella新鮮乳酪配上與代表同姓Plama產區的生火腿,酒呢?則是義大利東北部Collio Orientali del Friuli以法國亞爾薩斯或德國很常見的灰比諾(Pinot Grigio)葡萄釀成、果香濃郁、色澤金黃艷麗、口味清淡的白酒。

酒送來了,侍者依例先請主人試酒,Palma代表神情嚴肅地先將酒杯略作逆時針小幅搖晃,把他典型義大利式的大鼻子探入深酒杯中嗅聞香氣;再將杯子舉高齊眉,迎光欣賞顏色;然後淺抿一口,擺動舌頭反覆啜漱,讓酒均勻地接觸到舌面上不同區域、不同分工的味蕾,以口感的平衡性與餘韻作為品質的重要判準。

側耳傾聽葡萄酒的意見
這三個步驟本來就是品酒的標準程序,有趣的是,Palma代表這一套已經很接近表演的品酒動作居然還沒有結束。嘗過葡萄酒之後,他再裝模作樣地把酒杯舉到右耳旁輕輕搖晃,側耳傾聽,兩三秒鐘之後煞有其事地以英文宣布:「嗯,它也認為自己是好酒。」

筆者與一旁侍酒的服務生都笑了,Palma代表也笑著爲自己的奇特動作解釋道:「一九九八到二○○一年期間我派駐在東京,有一次在銀座一家高級法國料理餐廳吃飯,突然一時興起在友人面前做了這個『傾聽葡萄酒』的促狹動作,沒想過了一會兒,鄰桌的日本客人們也有樣學樣地把酒杯放在耳邊搖晃,專注傾聽起葡萄酒的低語了。

「從此我就養成這個招牌動作。在某個意義上,這就像法國人所說的『vin d’honneur』(敬飲之酒),您留學法國,一定聽過這個形容詞,我們以葡萄酒表達敬意,同時也欣賞,包括以聆聽的方式欣賞,葡萄酒所呈現出來令人尊敬的特質。」

Palma代表的微笑裡似乎還有深意,他接著說:「尤其在亞洲,因為我覺得亞洲人特別應該學習如何傾聽葡萄酒,學習怎麼『向葡萄酒學習』?」

向葡萄酒學習的傳統
「向葡萄酒學習」?這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其實在歐洲舊世界的確一直都有近乎「尊敬」葡萄酒的傳統,這種傳統往往讓我們亞洲人覺得不可思議。依照法國一九一七年發布的一項法規,「葡萄酒是葡萄經由人類勞動轉型後的結果。」(Le vin est la conséquence de la transformation du raisin par le travail de l’homme.)

這項簡單的定義呈現兩個重點,第一,葡萄是自然的產物,來自於造物主的恩賜;另一方面,人類的勞動是偉大的,這種偉大賦予葡萄酒文化的深度。

事實上,不但《聖經》舊約、新約處處可見葡萄酒,耶穌也曾行使過「將水變酒」的奇蹟,甚至在天主教的傳統裡,葡萄酒被視為基督聖血的象徵,不但能解渴,也能救贖靈魂,是一種具有高度靈性的神聖之物。在這種文化背景與價值體系之下,「向葡萄酒學習」,乃至於「傾聽葡萄酒」,不但不奇怪,甚至是理所當然了。

但是亞洲,或者我們不談別人,只談台灣,基本上停留在一個以物質為中心的文化環境裡,不但對於物品抱持著消費主義的態度,甚至還有將人當成物看待的「物化」傾向。

因為物是物、人也是物,既然都是具體可見的「物」,因此毋須溝通,只要展現、比較、競爭與消費即可,雖然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依然可以發覺許多關於愛、利他以及深刻的心靈與行為,但是誠實公允地說,台灣基礎的社會文化並不真正鼓勵這種心靈與行為。

積極聆聽的心靈改革
所以Palma代表「傾聽葡萄酒」的奇特姿態放在當下環境裡,倒像是歐洲舊世界葡萄酒文化可能帶來的心靈改革之另類提醒,提醒一種比被動謙虛更正面的、「積極地傾聽」的可能性。

所謂「積極地傾聽」,簡單地說就是一種設身處地的將自己放在對話者位置上的能力,無論對方以何種方式表達他的恐懼、挫折、憤怒、期待或想望,都盡可能地去聆聽與理解,將這種態度放大到極致,就是在面對「物」的時候也能承認對方的價值,進而傾聽
商品說明
  • 9.7 店家滿意度
  • 0.7 出貨天數
  • 1.4 回信天數
  • 0.7 缺貨率%
店家即時通

優良商店

消費者滿意度:9.7

商店滿意度

平均服務品質

出貨速度:0.7
回信速度:1.4
缺貨率:0.7 %

近一週瀏覽次數:177537

本店商品搜尋

商品名稱 店家貨號

價格範圍  ~ 

本店全部分類

全部商品(313545)

66折起▶文青理財書展~4/10(212)

蔬食展 79折起~4/24(73)

5折起 西方宗教展~4/30(64)

【經典DVD/黑膠收藏】(194)

◄二手書暢銷TOP500◄3折起(3)

注目新書(7362)

日文MOOK(581)

中文書(41395)

中文雜誌(1495)

歐美雜誌(76)

創意生活▶生活雜貨(992)

韓文雜誌(66)

創意生活|創意文具(1999)

唱片CD(374)

二手中文書(251076)

[x]
[x]

加入收藏清單

商品名稱:
標籤:(非必填)

你還可新增 個標籤 (每次新增限輸入一個,每次限10個字)
您可自訂標籤,方便資料分類與管理

常用的標籤:
資料傳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