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標示 | 普級 |
---|
以下書況,主觀上皆可閱讀,若收到後不滿意,『都可退書退款』。
書況補充說明: B 自然泛黃書斑、髒污。
【購買須知】
(1)照片皆為現貨實際拍攝,請參書況說明。
(2)『賣場標題、內容簡介』為出版社原本資料,若有疑問請留言,但人力有限,恕不提供大量詢問。
(3)『附件或贈品』,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4)訂單完成即『無法加購、修改、合併』,請確認品項、優惠後,再下訂結帳。如有疑問請留言告知。
(5)二手書皆為獨立商品,下訂即刪除該品項,故『取消』後無法重新訂購,須等系統安排『2個月後』重新上架。
(6)收到書籍後,若不滿意,或有缺漏,『都可退書退款』。
[商品主貨號] U102011866
[代售商品編號] 102254600219
[ISBN-13碼] 9789573288770
[ISBN] 957328877X
[作者] 艾德.卡特莫爾;艾美‧華萊士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 2020/09/29
[內容簡介] (出版商制式文字, 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 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玩具總動員》25週年紀念版
紐約時報暢銷書、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好書、馬克‧祖克伯圖書俱樂部選書
皮克斯∕迪士尼動畫總裁、2019年電腦科學界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
告訴你皮克斯的創意從何而來、為何能稱霸至今
向全世界最有創意的公司學習
創意型產業經營者與工作者不可不讀的書
這不是一本回憶錄,而是要分享我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及保護創意與創新文化的方法。
──艾德‧卡特莫爾
自1995年以《玩具總動員》創下史無前例的成功後,由皮克斯出品的動畫電影,幾乎沒有敗筆:《怪獸電力公司》《海底總動員》《超人特攻隊》《料理鼠王》《天外奇蹟》《腦筋急轉彎》《可可夜總會》……,每一部都創造票房佳績,也為電腦動畫設立了技術與藝術的標竿。
然而,在此之前,皮克斯只是一家虧損不堪的電腦硬體公司。他們到底是如何從谷底翻身、攀登顛峰,還能不斷以令人驚豔的絕佳創意,占穩領先地位,至今無人能敵?
皮克斯從無到有,到與迪士尼合併之後持續成功的32年間,卡特莫爾都是舉足輕重的領導人。但在本書中,他沒有吹噓皮克斯有多成功,而是坦率真誠地說出皮克斯的掙扎、挑戰、他們犯了什麼錯,以及如何從中學習。
● 面對大公司迪士尼的購併,小公司皮克斯要如何保有自己的獨立性與文化?
● 公司的創意與製作部門出現嚴重裂痕、彼此憎恨,該怎麼處理?
● 電影上映前不到一年,才發現一切必須重新來過,要如何達成不可能的任務?
● 創意人員陷入瓶頸、迷失方向時,如何協助他們走出困境?
● 員工不敢說出內心想法、意見與批評,如何才能改變?
● 一旦成功,就開始害怕失敗、不敢冒險,該如何突破?
身為一個光靠「創意」便創造出百億美元產值的企業經營者,卡特莫爾自認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清除所有破壞創造力的障礙與陷阱。透過本書,你將學會如何避開這些陷阱、讓自己與企業永保創意活力。
★皮克斯的經營哲學★
• 如果同事寧願在走廊說真話,而非在會議室,你就有麻煩了。
• 把好點子交給平庸的團隊,他們很可能搞砸;把平庸的點子交給傑出的團隊,他們不是修正,就是想出更好的點子。只要找到對的團隊,就會想出對的點子。
• 永遠要雇用比你聰明的人,即使可能對你造成威脅。
• 不要以為只要避免犯錯,就不會出錯。避免犯錯的成本往往遠高於解決問題的成本。
• 信任不代表相信對方不會搞砸,而是在事情搞砸時,相信他們有辦法解決。
• 創意環境的主管要保護新點子,優秀的作品必然歷經不優秀的階段。我們要保護未來,而非過去。
• 變化和不確定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的任務不是抗拒,而是培養從挫折中恢復的能力。
于為暢╱暢銷書《暢玩一人公司》作者
林家齊╱夢想動畫創辦人
吳靜吉╱創造力專家
游舒帆╱商業思維學院院長
張維忠╱台藝大多媒體動畫藝術系系主任
林宏文╱財經專欄作家
衷心推薦
艾德.卡特莫爾 Ed Catmull
猶他大學電腦科學博士,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創辦人之一,並自2006年皮克斯與迪士尼合併後擔任皮克斯動畫與迪士尼動畫總裁,至2018年底退休。曾獲五座奧斯卡金像獎,包括表彰電影界重大技術貢獻者的戈登.索耶(Gordon E. Sawyer Award)獎。2019年因在電腦生成影像上的前瞻成就,榮獲有電腦科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圖靈獎(Turing Award)。
艾美.華萊士 Amy Wallace
《洛杉磯》雜誌特約編輯,曾擔任《洛杉磯時報》記者和編輯,《紐約時報》週日商業版專欄作家,曾為《GQ雜誌》《連線雜誌》《紐約客》(和《紐約時報雜誌》撰稿。
譯者簡介:
方祖芳專職譯者,第二十三屆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評審獎得主。譯作包括《殘壘》《自白》《飛行少年》《跟蹤雷普利》《迷走亞馬遜》《走對下一步》等書。
各界推薦:
● 艾德在本書具體且誠實地揭露了許多實例,告訴你如何避免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並了解如何有創意地連結藝術、企業與創新。
──喬治‧盧卡斯
● 在獲得巨大成功的同時,還能謹守最高藝術標準──皮克斯用其極具創意的領導,與對創新的堅持承諾,辦到了這件事。這是每一位經理人都應該讀的一本書。
──查爾斯.杜希格,《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作者
● 皮克斯無人可敵的紀錄,以及他們的電影為我們的生命帶來的喜悅,為他的這些方法提供了最重要的證明:它們真的有效!
──詹姆.柯林斯,《從A到A+: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奧祕》作者
● 有史以來最棒的商業書。
──《富比士雜誌》
● 我們經常追求保持現狀不變,本書卻是要教你突破現狀。
──賽斯‧高汀
● 在所有談論創新的書籍中,本書是我讀過寫得最好的。這是由一名從業者所寫、對創新主題思考最周延深刻的書。它有著令人耳目一新的謙遜、細心與實用性。我跟每一位從事創新行業的客戶都推薦這本書。
──蓋瑞‧皮薩諾(Gary P. Pisano),哈佛商學院企業管理講座教授
● 企業界大師們總愛談論皮克斯的故事,但這是第一次能聽見領導這家公司的人訴說真實故事的機會。所有對經營創意產業,或只是對良好經營理念與方式感興趣的人,都應該要閱讀本書。
──奇普.希思,《學會改變》作者
● 關於如何打造一個創意型組織,這是寫得最好的一本書。
──羅伯.蘇頓,史丹佛大學教授,《拒絕混蛋守則》作者
● 跟大多數企業創辦人寫的書不同,這不是什麼充滿神話的傳說故事,反而比較像是一張藍圖。卡特莫爾帶我們進入皮克斯的生態體系,看見他們如何打造與精鍊優異的作品。若你從事的是創意相關工作,現在就應該讀它。
──丹尼爾.科伊爾,《高效團隊默默在做的三件事》作者
● 很少用誇張的詞語談論他人特質的賈伯斯,在某次的訪談中卻連續用下列這些話描述卡特莫爾:「非常有智慧」、「非常有自覺」、「深思熟慮」、「極度聰明」,以及具有「安靜的力量」。任何讀過卡特莫爾這本探討管理創意型公司的方法的人,都一定會同意。
──《Fast Company》雜誌
● 一段引人入勝、關於一群絕頂聰明的人如何打造出深刻改變動畫產業的公司的故事。本書精彩好讀,充滿一家有趣又複雜的公司的內部細節。皮克斯動畫迷不可不讀,對經營管理類書的讀者來說,這更是一本能為你「增值」的書。
──《華爾街日報》
●卡特莫爾藉由皮克斯的成功與失敗,來概述一套管理創意公司人才的系統。這家公司能理性提出坦率的批評,個人獨特性與自主權也不會被呆板的企業文化所扼殺。
──《金融時報》
● 我認為本書不僅適合創意工作者,也適合各類型的創作者和創業家。如果說創意、創作和創業這三者之間的共通點是什麼?我想就是「說個好聽的故事」,就像皮克斯的所有作品,以及這本《創意電力公司》一樣。
──于為暢,暢銷書《暢玩一人公司》作者
●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一位企業家,不僅成功打造皮克斯不朽的成就,更誠懇地反省自己走過的路,檢討自己犯過的錯,書中每個案例都是其他企業可能面臨的考驗,也讓這本書成為一本談創意文化管理的經典。
──林宏文,《今周刊》顧問、財經專欄作家● 這本書讓台灣的讀者得以了解皮克斯的前執行長艾德‧卡特莫爾經營公司的理念,並可從中獲得一些經營管理的啟發,是很不錯的參考資料。
──張維忠,台藝大多媒體動畫藝術系系主任
【推薦序】
創意,創作,與創業
于為暢╱《暢玩一人公司》作者相信大家都看過《玩具總動員》、《超人特攻隊》、《腦筋急轉彎》等知名動畫電影,這些電影帶給人們無數的歡笑和淚水,也陪伴我和我的孩子成長。每次看完電影後的第一個感想就是:皮克斯怎麼這麼厲害,能持續在技術和劇情安排上進步?另一個感想就是,皮克斯哪裡來的這麼多創意?而且不僅創意絕妙, 還能以此創意當軸心,去發展出動人的故事。有多動人?大概就是永生難忘的程度吧!
身為一個自媒體創業家,同時也是日耕的創作者,很多人會問我:「靈感從何而來?」「每天哪來這麼多東西寫?」「你一定是個很有創意的人吧?」是不是很有創意我不確定,但我很確定大家「神化」了創意二字。的確,有些人是很有創意,想法天馬行空,言行舉止令人意外,不過對我來說,創意是一種「累積」, 而那,像極了創作和創業。
我的這種想法在《創意電力公司》這本書中得到了驗證。如果說皮克斯是全球最有創意的公司,我想沒人會否認,但有創意就等於創業成功嗎?當然不,創業的成功因素太多,擁有創意只是其中之一,就算你的公司裡充滿創意人才,你還必須管理他們,讓他們同心協力去完成目標。這無非是一件非常困難的挑戰,然而在這本書中,作者兼皮克斯創辦人艾德.卡特莫爾以鉅細靡遺的筆觸,完整敘述他如何建立鼓勵創意、容忍失敗的企業文化,打造出世界一流的動畫公司。
如果你喜歡皮克斯的動畫片,想知道背後的發想、製作、團隊合作的幕後花絮,本書也可滿足你的好奇心。如果你是創意相關領域工作者,有許多創意人才必須協調溝通,想學習如何管理他們、達成共識,這本書一定也會讓你讀得大呼過癮,實用性十足。書中還有一段他們眼中的賈伯斯,跟別的書中講的很不一樣。最後則是整理了本書的精華,像是一個管理創意文化的「檢查表」,確實是乾貨滿滿的一本經典之作。
書中的智慧適用於各種企業,無論大小或領域。我目前雖為一人公司,沒有內部的員工要管,但外包人才及合作對象該如何溝通協調,也可從書中許多金玉良言中獲益,例如: 「卓越、品質、優秀必須靠努力去贏得,是別人給我們的讚譽,不是由我們自己宣稱的。」
「如果執意相信自己是對的,就無法接納不同觀點。」
「不要等到一切完美才和別人分享你的計畫,要早一點並經常讓別人看到。」
「特別困難的問題能強迫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
「不要以為只要避免犯錯,就不會出錯。」
「變化和不確定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的任務不是抗拒,而是培養從挫折中恢復的能力。」我認為以上這些準則,不管是創作者或創業家也適用。創意怎麼來?如何變成創業的一部分?這本書一樣有答案。創意也跟創作、創業一樣,是日積月累的,許多靈光乍現的時刻、天外飛來的點子,一天一個想法,再一點一滴去優化、測試改善、認真執行,累積成一部偉大的作品,變成叫好又叫座的產品。
書中提到《怪獸電力公司》一開始構想和最後的作品是不一樣的,在過程中導演也不知道故事會如何發展,但憑著創意的不斷更新,團隊的協同努力,最終還是達成目標,贏得觀眾的掌聲。創作也是一樣,人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寫」(write)和「改」(edit)是兩種不同的模式,要把它們分開。早上先開啟「寫」的模式,把你腦中的思緒倒出來,想到什麼寫什麼,讓它自然地釋放,盡情地寫,不要邊寫邊改,把兩種模式混在一起;寫完了以後再去改。
創意、創作和創業,都是一種「無中生有」的過程,三者都要「帶領」觀眾走向未知。透過皮克斯的創意,我們可以進入從未想過的世界、從未體驗過的視角,包括化身《海底總動員》的魚,或是《料理鼠王》的老鼠去看待世界。創意背後的養分是來自自由多元的文化,創意可以被管理、被累積,創作也是,而創業更是一切的整合。
我認為本書不僅適合創意工作者,也適合各類型的創作者和創業家。如果說創意、創作和創業這三者之間的共通點是什麼?我想就是「說個好聽的故事」,就像皮克斯的所有作品,以及這本《創意電力公司》一樣。【推薦序】
皮克斯:一個創意文化管理的經典
林宏文╱《今周刊》顧問、財經專欄作家我愛看電影,而且至今樂此不疲,有好幾次整理家裡,捨不得丟掉高中時代開始收集的各種影評剪貼簿,還拿出來回味再三。即使後來從事財經媒體報導多年,電影仍是我忙裡偷閒的最大享受。
我也愛研究電影,從大學時代加入電影社,與朋友討論艱深難懂的影片,到孩子成長過程陪同看許多動畫與電影,一部電影拍得好不好、劇情有無新意、能否引起共鳴,都是與家人餐桌上分享的話題。
最近,有機會閱讀遠流出版、由皮克斯創辦人之一艾德‧卡特莫爾所著的書《創意電力公司》,讓我對電影有更進一步理解,也解答過去心中一些疑惑。作者卡特莫爾是帶領皮克斯及迪士尼動畫長達三十二年的領導人,也是將電腦科學及數位影像技術應用到電影的第一人,多次被授予重大獎項如奧斯卡科技獎、重大技術貢獻者獎與圖靈獎等。
讀這本書時,除了讓我重溫過去觀賞《玩具總動員》、《蟲蟲危機》、《美女與野獸》、《海底總動員》的回憶,也理解為何這些令人印象深刻、愛不釋手的電影,是如何一次次創造出影史的賣座高峰。關鍵原因就是,這些電影都出自一家永遠用心領導而且文化不斷改造的公司。
例如,卡特莫爾從最初踏入電腦藝術領域時,就秉持著「雇用比自己更優秀的人」的信念, 這是大多數擔心自己地位會被取代的主管做不到的事,卻是所有管理者要提升自己的第一堂課。作者回憶,因為聘請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才,讓他自己也變得更優秀,並成為一個真正的管理者,他其實是獲益最多的人。
此外,卡特莫爾也認為,企業的重點在人,而不是點子,找到合適的人、引發合適的化學反應,比找到對的點子重要很多,因為對的人會產生並執行品質更好的點子,這才是皮克斯不斷創造驚奇的主因。
對於追求成長,卡特莫爾與許多創業家一樣積極,但對於員工,他卻很清楚不能讓員工為了追求卓越,不惜付出任何代價。書中提到《玩具總動員》在籌拍續集時,因為交給不對的人,需要在九個月內完成修改,不僅要重新分析電影的情感張力,還要加入新的角色與情節,結果讓所有人為此付出過度勞累的代價,一位藝術家甚至因為投入工作而忘了把寶寶送到托兒所,讓小孩在炎熱的停車場昏迷。
卡特莫爾認為,主管必須保護員工,維持健康平衡的生活,才能走得更遠,這是主管的職責,也才是負責任的表現。他也提到皮克斯成功後的迷惘,在製作部門過度掌控與管理預算中,發現藝術家與技術人員的反彈,自己摸索了一段時間後才知道該如何繼續努力。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一位企業家,不僅成功打造皮克斯不朽的成就,更誠懇地反省自己走過的路,檢討自己犯過的錯,書中每個案例都是其他企業可能面臨的考驗,也讓這本書成為一本談創意文化管理的經典。
在多年採訪的經驗中,我覺得台灣其實也有不少與皮克斯類似的企業,但這類型的公司卻一直是台灣較弱的一環。所有企業老闆都應該讀這本書,因為任何的轉型與改造,都要從改變自己開始。
皮克斯堅實的企業文化,甚至成為近十五年來改變迪士尼命運的催化劑。備受推崇的迪士尼前執行長羅伯特.艾格(Robert Iger)在今年二月卸任,他在二○○五年上任時,第一個宣布出手的併購案就是買下皮克斯,之後展開一連串收購,推動迪士尼至去年的獲利成長超過四倍,股票市值成長五倍。皮克斯不僅反過來提升迪士尼自家不怎麼樣的動畫團隊水平,更是迪士尼開展中國等亞洲市場的關鍵,因為中國消費者更喜歡皮克斯的動畫角色而非米老鼠。
長期關心資訊科技發展的讀者,應該也不會忽略在書中多次出現的另一個重要人物、擔任皮克斯董事長的蘋果創辦人賈柏斯。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對賈柏斯的觀察,他有不同於別人的觀察點,也值得大家自己去挖掘。
採訪生涯至今二十多年,我深深覺得,一個好的執行長可以為公司及股東帶來多大的價值, 我再次從這本書中獲得驗證及啟發,也推薦給大家。
【前言】
失而復得每天早上,我走進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經過我們二十呎高的吉祥物「頑皮跳跳燈」(Luxo Jr.)雕塑,通過雙扇門,進入玻璃天花板的壯觀中庭,完全以樂高積木組成、真人大小的巴斯光年和胡迪就站在那裡。我走上階梯,經過我們十四部電影角色的素描和畫像。這裡獨特的文化總是令我感動,雖然走過此處不下千次,我從來不覺得厭煩。
皮克斯園區占地十五英畝,從前是罐頭工廠,位於舊金山海灣大橋旁。這棟大樓是賈伯斯親手設計(名字就叫做賈伯斯大樓),出入口仔細思考過的動線,能鼓勵人們打成一片、相互溝通。大樓外有足球場、排球場、游泳池,還有六百個座位的露天劇場。訪客也許只覺得這裡建築精美,不知道廠房是以社區概念為基礎。賈伯斯希望這棟建築能夠強化我們合作的能力。
我們鼓勵動畫師照自己的意思布置個人工作空間,有人把辦公空間打造成懸掛迷你吊燈的粉紅玩具屋,也有人用竹子搭建茅草小屋,或是以保麗龍精心製作十五呎高的塔樓,就像以石材砌成,乍看之下幾可亂真。公司每年會舉辦「皮克斯狂歡派對」(Pixarpalooza),讓員工組成的搖滾樂團在前方草坪的舞台上盡情嘶吼、爭逐第一。
我們希望員工能表達自我,而訪客往往對此留下深刻印象。經常有人告訴我,參觀皮克斯, 他們能夠感受到我們的能量、同心協力的精神、無拘無束的創造力以及無限的可能,這讓他們覺得有點惆悵,彷彿他們自身的工作少了點什麼。我告訴他們,那種活力十足、沒大沒小,甚至怪誕的氣氛,正是我們成功的關鍵。
但那不是讓皮克斯變得特別的原因。
皮克斯的特別,在於我們承認自己一定有問題,其中有很多我們看不到。我們努力發掘問題,即使這樣做並不容易。假使遇到問題,我們會盡全力解決。這才是我每天早上開心上班的原因,這成為我的動力,讓我有明確的使命感,遠遠超過精心策畫的派對或在塔樓裡上班。
不過,有一陣子我看不到目標,而且時間點可能令你驚訝。《玩具總動員》空前成功,然後呢?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玩具總動員》在美國上映,創下感恩節首映票房紀錄,《時代》雜誌說這部電影「別出心裁」;《紐約時報》以「十分出色」、「詼諧機智」來形容;《芝加哥太陽報》說我們「匠心獨具」;《華盛頓郵報》表示,要找到能夠相提並論的電影,得追溯到一九三九年的《綠野仙蹤》。
《玩具總動員》是第一部完全以電腦製作的動畫長片,為了製作這部電影,我們傾注所有毅力、藝術才能、技術和耐力,製作團隊一百多名成員經歷了無數困難,同時深知公司的存續全靠這八十分鐘的實驗。五年下來,我們堅持以自己的方式製作《玩具總動員》,拒絕接受迪士尼高層主管建議。他們根據自身製作音樂劇的成功經驗,認為我們也應該在片中加入大量歌曲。我們不只一次重寫劇本,確保故事看起來真實。我們日以繼夜地趕工,週末和假日都加班,幾乎沒有任何怨言。我們雖然是財務窘困、初出茅廬的工作室,卻秉持簡單的信念:只要做出自己想看的電影,別人也會想看。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覺得自己在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時常擔心皮克斯的未來。成功之後,皮克斯突然成為典範,證明藝術家要相信自己的直覺。
《玩具總動員》成為那一年最賣座的電影,全球票房高達三億五千八百萬美元,但是讓我們引以為榮的不只是數字,畢竟金錢只是衡量公司成功的方法之一,通常不是最有意義的。讓我覺得最有成就感的是我們創作的故事,影評人提到《玩具總動員》時,雖然會說影片是以電腦製作,但是重點多半放在感人的情節和豐富立體的角色。我們運用許多創新技術,卻沒有讓科技遮蔽我們真正的目標:製作好看的電影。
《玩具總動員》實現了我二十多年來追求的目標、童年的夢想。我成長於一九五○年代,一直想成為迪士尼動畫師,卻不知如何實現。後來我明白,我憑著直覺踏上當時全新的電腦繪圖領域,其實是追求那個夢想的一種方式。雖然不會畫圖,但我一定能找到別的方法。念研究所時,我悄悄立下製作出第一部電腦動畫電影的目標,並在接下來二十年不斷努力朝著目標前進。
現在,每天驅動我前進的目標已經達成,剛開始,我覺得好輕鬆、好開心。《玩具總動員》 上映後,為了確保我們未來能夠繼續獨立製作電影,皮克斯隨之上市。我們開始製作《蟲蟲危機》和《玩具總動員2》,一切看似順利,我卻茫然若失。實現目標後,我找不到生活的框架。這真的是我想做的嗎? 我開始問自己。
這樣的想法讓我驚訝、困惑,但我沒有讓別人知道。皮克斯成立後,我一直擔任皮克斯總裁,我喜歡皮克斯,也喜歡這裡代表的一切,但是我突然失去目標。就這樣了嗎? 我是不是應該迎接新的挑戰?
我的意思不是皮克斯已經「達到目標」,或者我的任務已經完成,我知道皮克斯還要面對許多挑戰。公司迅速成長,我們除了要讓股東開心,還要忙著製作兩部新電影。總之,我的工作依舊忙碌,但是我內心的使命感已經消失。讓我在研究所的電腦室打地舖,只為了有更多時間使用電腦、徹夜思考,驅使我每天來上班的動力不見了。我花了二十年打造火車、鋪設軌道,如果工作只剩下開火車,我會覺得很無趣。製作一部又一部的電影能否讓我滿足? 現在我的組織原則是什麼?
整整一年後,答案才出現。聰明人為什麼會做蠢事? 我的職業生涯似乎注定一隻腳站在矽谷、另一隻在好萊塢。一九七九年,因《星際大戰》的賣座而興奮不已的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要我幫他把高科技帶入電影界,那是我第一次進入這一行。盧卡斯影業不在洛杉磯,而是在舊金山灣北端。我們的辦公室位於聖瑞菲爾市(San Rafael),距離矽谷的中心帕羅奧圖市(Palo Alto)大約一小時車程。當時半導體和電腦產業正在起飛,矽谷開始出名,我們的地理位置讓我能夠近距離觀察許多新興的硬體、軟體公司,以及不斷成長的創投業。短短幾年間,這些位於沙丘路(Sand Hill Road)上的公司將會主導整個矽谷。
那是變化多端、充滿活力的時刻,我看到很多新創公司一舉成名,然後默默消失。我在盧卡斯影業負責把科技帶入電影製作,所以有很多機會和不同公司的領導人合作,例如昇陽電腦(Sun Microsystems)、視算科技(Silicon Graphics)和克雷電腦(Cray Computer)的高層主管,後來也和一些人很熟。我當時是科學家,不是經理人,所以我密切觀察,希望能從中學習。我逐漸發現一種模式:一個人想到很棒的點子,得到資金,找來很多聰明人開發並銷售產品,得到大量關注。最初的成功帶來更多成功,公司吸引優秀的工程師加入,也找到大客戶,幫他們解決有趣和備受矚目的問題。公司漸漸成長,很多文章介紹他們如何「典範轉移」,公司總裁成為《財星》(Fortune)雜誌封面人物。我特別記得他們散發出的那份驚人自信。他們一定極為優秀,才會達到如此的頂峰。
但是他們後來會做出一件蠢事,不是回想起來愚蠢,而是當時就顯然很不智。我想了解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聰明人做出錯誤的決定,使公司偏離軌道? 我相信他們當時認為自己做得很正確,看不見可能造成威脅的問題,因此公司像泡泡般膨脹,然後破碎。我感興趣的不是企業的起起落落,或是環境如何隨著科技改變不斷變化,而是這些領導人似乎過度重視競爭,沒有深刻思考其他可能導致毀壞的力量。
這些年來,皮克斯一直努力尋找出路,我們一開始是銷售硬體,接著是軟體,也製作過動畫短片和廣告。我問自己:如果皮克斯有朝一日成功,會不會也做出愚蠢的決定?留意別人的錯誤能否幫助我們察覺問題?還是成為領導人後,會對威脅企業前途的問題視而不見?顯然,很多聰明、有創意的領導人看不到公司的問題。我決心找出其中原因。
《玩具總動員》上映後,我整整思考了一年才發現,解開這個謎團是我接下來的挑戰。我決心不讓皮克斯被破壞這麼多企業的力量摧毀。我找到新目標,更清楚了解身為領導人,不但要學習如何建立成功的公司,也要培養能夠持續發展的創意文化。把注意力從解決技術問題轉移到完善的管理哲學之後,我再次感到振奮,這是另一個啟發人心的任務。
我的新任務:清除創造力的阻礙我努力在皮克斯創造一種能在公司創辦人賈伯斯、約翰.拉薩特(John Lasseter)和我離開之後,依然存在、能夠永續的文化。不過我也希望和其他領導人,以及所有在藝術和商業之間努力尋找平衡的人,分享皮克斯的基本理念。你手上拿的這本書,就是我努力的成果。
這本書不只適合皮克斯團隊、娛樂圈主管或動畫師,所有想在鼓勵創意和解決問題的環境工作的人也能從中獲益。我相信無論什麼行業,優秀的領導人都要幫助創意人才發揮所長。迪士尼在二○○六年收購皮克斯之後,我和長久的夥伴拉薩特同時帶領皮克斯和迪士尼動畫,目標是讓員工盡情發揮。我們相信員工很有才華、希望有所貢獻,但是也知道我們可能在無意間扼殺那些才華, 所以要努力找出問題並加以解決。
我花了將近四十年,思考如何幫助有企圖心的聰明人有效率地彼此共事。主管的職責是創造肥沃的環境,然後好好維護,同時留意可能破壞平衡的事物。我真心相信每個人都有發揮創意的潛能,我們應該從旁鼓勵。不過,我對於在任何成功企業裡經常被忽略、會破壞創造力的阻礙更感興趣。
本書的基本論點是,公司裡會有許多阻礙創造力的力量,但可以採取某些步驟保護創意。接下來的章節裡,我會討論皮克斯遵循的原則。不過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
----------------------------------------------------------------------------------------------------
分享閱讀 書籍狀態請詳看圖示
如對商品有疑問請使用「商店客服」發問,發問時請告知完整商品名稱。
■客服電話服務時間:
敝店客服電話 (02) 85316044 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五 09:00-12:00 及 13:00-17:00,例假與國定假日公休 其餘時間請使用商品頁發問功能留下您的訂單資料與疑問 。 由於敝店為多平臺同步販售,來電請務必告知為超級商城買家以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謝謝您。 |
■其他注意事項:
建議可多利用7-11取貨付款,可在自己方便的時間領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