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 F-133378005-00000-2 |
---|---|
產地 | 台灣 |
原料原產地 | 無牛豬肉 |
谷芳茶園
位於新北市三峽行修宮的谷芳茶園,目前已傳承至第六代,谷芳茶園製茶歷史可追溯到清朝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多年前李大哥的父親因赤腳踩到鄰園灑過農藥的田地,雙腳開始病變差點需要截肢,從那時起李大哥即決定要做無毒的茶園,採用野放自然的方法栽種,不做人為的施肥、灌溉,使的茶園生態豐富,自然形成完整的生態鏈。
茶園與製茶廠是全台第一間取得合法農產品初級加工場證的茶廠。傳承祖先的採茶、製茶手藝,堅持人工手摘採生長初期的細芽嫩心,從茶園管理、茶葉的製程與茶葉品質流程,李大哥堅持做到最好,因為他認為人生中最幸福的事就是全家人可以為友善土地、守護地球而一起努力。
谷芳鐵觀音茶
經專業老茶師以文火慢慢烘焙,反覆焙揉後茶葉外觀彎曲緊實成結狀,茶質被轉化成更有層次的風味。谷芳的鐵觀音茶沖泡後湯水的顏色會呈現琥珀色但偏紅 ,味道濃醇厚實中帶一點淡淡的果酸味, 經過多次的沖泡後仍然芬香有回韻。
茶葉小知識:
【鐵觀音茶】
鐵觀音的名稱源自於福建安溪人魏蔭篤信佛教,每日清晨必獻清茶一杯敬奉觀世音菩薩,菩薩認為他心誠便托夢贈樹,魏蔭依照夢境到山上,果然看到奇異茶樹一株,於是移植於自家後院,其所製茶葉香氣獨特,茶色沉重如鐵,又是菩薩所賜,遂取名為「鐵觀音」。在清朝光緒年間,由木柵的張迺妙茶師引進鐵觀音茶苗在木柵種植。可分為以鐵觀音茶樹品種製成的茶(正欉鐵觀音)及以鐵觀音特定製法製成的茶。
鐵觀音茶的製法是在茶葉經初焙未足乾時,用方形布塊包裹,然後用手或團揉機在布包外轉動揉捻,並將布球茶包放入焙籠以文火慢慢烘焙,經反覆焙揉,使茶葉外型彎曲緊結,形成和球型烏龍茶相似的球型外觀,並在製茶中茶葉成分藉火溫轉化成特有的香味。
【原片茶葉與碎葉茶葉】
為什麼原片茶葉比碎茶葉賣得貴?
原片茶葉的沖泡效果真的比較好嗎?
大部分的市售茶葉都是填裝經過碾壓、切碎的碎茶,因茶葉已碎成顆粒狀,所以即時沖泡出的茶味濃郁,但回泡和品香的效果都次一等,且碎茶茶包通常混有各種枝末,茶葉選種上也良莠不齊。
原片茶葉是完整的茶葉,葉身比碎茶厚,因為沒有被切割過,碰到滾燙的熱水時,茶葉在水中時需要時間讓葉面在水中展開,因此茶湯不會瞬間變為茶色,第一泡茶的口感通常比第二泡來的清淡。品質較好的原片茶葉可回沖三到四次以上,隨著回泡的次數增加和更多茶葉展開,每次回泡的口感也會不一樣,這是只有原片茶葉才做得到的。(資料摘錄來源:茶粹 Tea Mounte官方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