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鄉農會名產系列 ~ 黑芝麻糖
古早味 純手工製造~
原料: 黑芝麻、麥芽糖、砂糖、水
麻俗稱芝麻,有白芝麻、黑芝麻及黃芝麻。原產於熱帶地區,主要產地有印度、中國、緬甸等。
西元前三千年左右,中東、印度等地己經開始種植芝麻,中國漢朝張騫出使西域,經由絲路將芝麻帶回中國,所以被稱為胡麻。
健康的胡麻~對身體的幫助
提到芝麻,大家就會聯想到在以前大家就會想到在以前醫學尚未如此發達的時候,人們在寒冷的冬季利用麻油、酒、薑等天然的物品熬煮,加上雞肉或羊肉讓自己在寒冷的天氣中有溫暖的感覺,稱為「進補」,認為進補能讓身體變得健康,精神氣色自然就會好;婦人生產後也以許多麻油料理滋養身體,可見從以前到現在,芝麻對於中國人來說,在增進身體健康方面一直擔任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舉凡麻油雞酒、炒腰子、薑母雞等食物,麻油絕對不能缺席,訪間流行一句話:「麻油十路用」顯示麻油的功用。
西港鄉簡介
本鄉位於台南縣西南端, 曾文溪北岸, 海拔5公尺, 昔為臺江瀉湖內港康熙56年(西元1717年)撰修的諸羅縣志, 已載有「西港仔港、海叉、有港, 小舢板頭到此渡客, 並載五榖、糖菁貨物. 港水入至安定里西保止. 港口有魚塭. 」(註: 本鄉在明末鄭成功時屬於安定里), 乾隆29年續修臺灣府志中云: 「西港仔, 濱海民薯貿易」後來因臺江瀉湖之淤塞陸化, 西港仔失去港口機能, 蛻變成為附近農產品交易中心.西港仔地名之拓墾, 從今日慶安村慶安宮之創建於明鄭時期, 可知開始於17世紀中葉. 地名起源 一說為因本鄉東方約3公里處有直加弄港(今安定), 故名「西港仔」. 另一說為昔時本鄉大部均屬海埔, 西港是濱海叉港, 因位於後營業(明末鄭成功攻台是後援部隊鎮營於此, 故有此稱)之西, 故稱謂「西港仔」. 民國9年改稱西港. 光復後(民國37年)改稱「台南縣西港鄉」.
出貨快捷
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