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5/26-5/31 運動JBP 關閉
博民逛書店

博民逛書店

本店免開發票,若需要收據請在訂單內告知 ◎賣場50%為【簡體】二手書 ◎商品總重超過2公斤套書或超厚書另計運費 ◎絕版非全新售價會高於出版時訂價 ◎無法合併運費
二手書博民逛書店李敖罕見文星雜誌 系列:1962年《文星》總第61期 創刊5週年
  • 二手書博民逛書店李敖罕見文星雜誌 系列:1962年《文星》總第61期 創刊5週年
本商品為免開發票商品
  • 商品編號:p0161209376435
  • 購買人次:0
  • 銷售件數:0

二手書博民逛書店李敖罕見文星雜誌 系列:1962年《文星》總第61期 創刊5週年

下單前【商品問與答】詢問存貨!超重費另計!商品由中國寄至臺灣約10-15天不包含六日與國定假日!

網路價
2420元 約可獲得超贈點: 24 點
分期價
3期 利率為 3 % 每期831接受29家銀行
6期 利率為 3.5 % 每期417接受29家銀行
12期 利率為 6 % 每期213接受25家銀行
付款方式 Yahoo卡即辦即用・筆筆3%+現折1百 優惠倒數:中信卡單筆滿6000送400
刷卡紅利折抵 接受17家銀行
  • 信用卡 接受信用卡刷卡
  • LINE Pay接受LINE Pay
  • ATM轉帳 接受ATM轉帳付款
  • 全家繳費不取貨 全家繳費不取貨
  • 全家付款取貨 全家付款取貨
交貨方式
服務承諾 七日鑑賞期內退貨免運費
店家即時通
分級標示普級
二手書博民逛書店李敖罕見文星雜誌 系列:1962年《文星》總第61期 創刊5週年

二手書博民逛書店李敖罕見文星雜誌 系列:1962年《文星》總第61期 創刊5週年,(《文星》 創刊號 出版於1957年11月5日)Y27642 蕭孟能 李敖 文星雜誌 出版1962

作 者:蕭孟能 李敖

出 版 社:文星雜誌

出版時間:1962

印刷時間:1962

印 數:

裝 訂:

版 次:一版一印

開 本:16開

頁 數:86頁

字 數:

I S B N:

年 代:

裝 幀:平裝

尺 寸:

冊 數:

紙 張:

刻印方式:

代購商品
《文星》的由來

《文星》雜誌創刊於1957年11月5日,每月1期,每6期爲1卷。由葉明勳擔任發行人,蕭孟能任社長。主要編輯包括何凡(夏承楹)、林海音(林含英)及小魯(陳立峯)等人。新詩及詩論由余光中及藍星詩社支援,音樂藝術介紹由吳心柳(張繼高)提供。在題爲“不按牌理出牌”的代發刊詞上,編者(何凡)開宗明義點明主題:

“編一本雜誌不能無理想,這就是說得有個宗旨。羅素說:‘良好的人生是被愛所鼓舞,並受知識的指導。’智慧可以創造人生,指導人生,因此我們希望這本雜誌能啓發智慧並供給知識,使讀者讀後不至於感覺毫無所得。爲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把《文星》的性質定爲‘生活的、文學的、藝術的’”。

代發刊詞還交代了《文星》命名的由來:

“至於命名爲‘文星’,是因歷來傳說它是主管文運的星宿,又稱‘文昌星’。杜甫詩有:‘北風隨爽氣,南鬥避文星’之句。希臘神話中也有相當於中國文星的神,名叫阿波羅(Apollo),傳說他少年美貌,主管詩歌和音樂,也就是管文運和藝術的神。我們準備在文學和藝術方面多盡一點責任,所以採集中西神話故事定下這個名稱”。

關於“不按牌理出牌”這個理念,編者的意思是不按常規來辦這份雜誌。因爲《文星》既無官方機構做後盾,也沒有特殊的經濟支援,它是一份純私人獨立經營的、沒有色彩的刊物。因此編者說:“那些創造歷史的偉人們,如果人人照牌理出牌的話,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豐功偉績。”同理,如果《文星》的經營不脫世俗的窠臼,它將不會有創新和發展。

初試啼聲

有人說《文星》的頭4年(1957年11月到1961年10月,即第1期到第48期)是平庸無生氣的,真正的《文星》應該從第5年(第49期)開始,這可能言過其實。第1、2年的《文星》是萌芽時期,第3、4年是茁壯時期。在萌芽的兩年中,《文星》試着不去碰當時言論的禁忌,因此在選稿上相當自制。在這兩年中,《文星》致力於文學創作與西洋文學翻譯的介紹(林海音、於梨華、瘂弦、余光中、夏菁等青年作家都有作品發表),而論述文字的篇幅比較少。對於時事的評論,多以讀者投書方式刊出,其中不乏鍼砭時政的好文章。自從第25期編輯方針從“生活的、文學的、藝術的”改爲“思想的、生活的、藝術的”後,有關思想與學術論著的文章逐漸增加,明顯地強調思想的訴求。把“文學的”去掉,代以“思想的”,編者的解釋是將“文學”化合於藝術與生活之中,所以加強“思想”的比重,而“思想的探討”將是生活與藝術以外的主要編輯方針。

就代表雜誌面貌的封面設計而言,《文星》每期的封面人物,大都具有新聞價值或時代意義。他們包括文學、政治、哲學、科學、音樂……等領域的傑出者,配以“封面人物介紹”,頗見匠心。《文星》所選擇的封面人物,主要是“現存的、第一流的,又是讀者不太熟悉的,能夠配合上新聞的。”《文星》頭4年的封面人物,以美、英人居多,包括海明威、毛姆、卡繆、依瓦·安德烈克、賽珍珠(文學家)、羅素(哲學家)等等。不無遺憾的是在頭4年之中,中國人只有梅貽琦1位,其他亞洲人則全無。從這裏可以看出《文星》的基本傾向很早就含有西化、現代化、不推崇傳統(但尚不至於反傳統)的心理因素。

平穩溫和的《文星》,在進入第4年第37期的“編輯室報告”中,有這樣一段話:

“3年來,我們無‘甘’可言,卻有的是‘苦’。辦這本雜誌,我們可以說是歷盡了辛酸……像文星這樣風格的刊物,在我們這個消沉的社會裏要想‘一紙洛陽’,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之所以要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的道理,是因爲基於我們讀書人對社會、對時代要盡其應盡的責任。處在一個墮落的時代,如果知識分子也要放棄責任,那麼,我們的前途將更加可悲。因此,讀書人必須要有自覺,並喚起廣大社會理性的覺醒。於是,我們創辦了文星。我們明知這聲音是微弱的,但卻是真誠的,它的存在總是有其價值的。”

《文星》的編者在這裏表達了他們不畏挫折的勇氣,要以《文星》的風格來喚起讀書人振興社會的責任。一般來說,《文星》出刊不久已開始爲愛好文學藝術的知識份子所喜愛,在逐漸茁壯充實的過程當中,《文星》得到作者、讀者的認可。《文星》的讀者涵蓋面很廣,年齡從老到小,學歷從大學教授到中學生,職業從商人到軍人,凡是關心當時的社會環境與臺灣處境的知識分子,很少有人不知道《文星》的存在,也很少有人沒有讀過它的文章。

27642/478564840

  • 9.5 店家滿意度
  • 7.3 出貨天數
  • 0.4 回信天數
  • 28.4 缺貨率%
店家即時通
[x]
[x]

加入收藏清單

商品名稱:
標籤:(非必填)

你還可新增 個標籤 (每次新增限輸入一個,每次限10個字)
您可自訂標籤,方便資料分類與管理

常用的標籤:
資料傳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