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運動JBP 關閉
TAAZE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TAAZE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無論想知道什麼,世界上總有一本書在研究它。
(二手書)跟著太爺學中醫:一個傳統中醫的成長歷程
  • (二手書)跟著太爺學中醫:一個傳統中醫的成長歷程
  • 商品編號:p0699240454142
  • 店家貨號:11313837207
  • 購買人次:0
  • 銷售件數:0

(二手書)跟著太爺學中醫:一個傳統中醫的成長歷程

出版日期:2013-08-31
ISBN/ISSN:9789866362804
作者:余浩

網路價
320元 160元 約可獲得超贈點: 1 點
付款方式 週四樂購賺10%・星展卡滿2萬2送220
刷卡紅利折抵 接受17家銀行
  • 信用卡 接受信用卡刷卡
  • LINE Pay接受LINE Pay
  • ATM轉帳 接受ATM轉帳付款
  • 全家付款取貨 全家付款取貨
  • 萊爾富付款取貨 萊爾富付款取貨
交貨方式
服務承諾 七日鑑賞期內退貨免運費
店家即時通
  • 商品詳細說明
分級標示普級
(二手書)跟著太爺學中醫:一個傳統中醫的成長歷程
二手書備註 : 無畫線註記
書況:普通
內容簡介:
為了讓七歲又貪玩的我體會切脈,太爺想了許多方法——
他帶我放風箏,要我用三根指頭緊貼在風箏線上,
從風箏線上紙片的振動,猜出線上串了幾張紙;
為了訓練我雙手的靈活性及敏感度,太爺與我比賽抓泥鰍,
不僅得抓得快又多,還得不傷著泥鰍才行!

感動幾十萬讀者的網路熱文!
連續十六周榮登中文網路商城「當當網」的暢銷榜!

…………………………………………………………………………………………………………
中醫人人可學,也人人該學
太爺運用巧思,深入淺出地將醫學知識融入在生活中……

◎從釣魚中明白中風的預防
太爺指著水中的浮標對我講:「浮標向上浮,我們假設為陽;沈子向下沈,我們假設為陰。它們兩個一個向上,一個向下。當力量相當時,浮標就會直立在水面上。如果沈子太重,浮標就會被拉到水裡;如果沈子太輕了,浮標就會平躺在水面上。」
「在我們人體也是一樣的,上為陽,下為陰,陰陽之間有一種無形的力量牽引著,形成一種平衡,醫學上稱為陰能涵陽。如果下面陰氣不足,陽氣……。」
 「陽氣就會上竄?升得太過?」我接過話頭來說。
 「是啊,人體陽氣上升太過,腦袋中的血管就會脹破,這就是中風了。就好像吹氣球,使勁地吹,就會爆炸的。」
 「你說人在中風之前應該怎麼辦?」太爺試探著問我。
於是我小聲地說:「那就加個沈子試試!」
 「這就對了,中風發作前,除了考慮給病人加『沈子』,難道就不能向下扯陽氣啊?就像這魚扯鉤一樣?」太爺反問道。
太爺看著我不出聲,接著說:「加『沈子』就是補養陰分,陰分足了,陽氣自然受到牽拉,不會上升太過,這是治本,得一段時間才能見效。最快的辦法是引氣下行。拉動上面的陽氣向下運行,就好像魚咬鉤向下拉浮標一樣啊!」

………………………………………………………………………………………………………
【本書簡介】

這是一本令人驚喜又感動的習醫故事。

本書作者不到四歲,便開始在太爺(曾祖父)的悉心教導與刻意栽培下,學習了陰陽、五行、脈診、望診和臨床知識……。中醫形而上的思想、內蘊的精神以及治病的思路,都透過太爺所深諳的大自然陰陽之道,在尋常生活裡應機教導,給予作者源源不絕的引導和啟發,讓作者最終成功地走上了中醫之路。

太爺是個地方有名的中醫,村裡的鄰居親戚都是他的病人,山裡的藥材、屋邊的植物就是他的藥鋪子,他透過上山採藥、抓泥鰍、釣魚、放風箏、吹笛子、做對聯等等……這樣稀鬆平常的兒時遊戲,讓中醫看不到、說不清、摸不著的深邃道理變得易懂、易學;更讓生活中平凡不過的植物或草藥,展現出神奇又神速的治病功效。

作者不僅帶領我們看見他兒時跟著太爺進入一堂堂趣味橫生的中醫課程,更一路前進到長大後讀醫、行醫的過程,分享他所經歷到的艱辛、困頓、徬徨、堅持的心路歷程,以及與民間、醫界、藥農,甚至世外高人真切至性的交流。對於中醫門外漢而言,閱讀此書能從中窺見中醫博大精深又「簡、便、廉、驗」的奧妙精髓,並由衷發出這樣的讚嘆:中醫原來是這樣啊!而對於中醫學習者或是中醫師來說,不僅能在其中得到學院之外的啟發,更能各取所需,從中有所領悟。
作者簡介:
余浩
畢業于湖北中醫學院,現為執業中醫師。自幼受曾祖父啟蒙,個人習醫經歷極富傳奇色彩。

‧ 3歲涉中醫,跟著曾祖父出診,見識到「一根縫衣針也能救人」,便鬧著要學救人的本事。
‧ 7歲學陰陽,便能舉一反三,辨別事物的陰陽屬性、陰陽轉化,明白陽病用陰藥、陰病用陽藥的道理,並透過釣魚,領略陰陽之間相互吸引的力量。
‧ 8歲學診脈,藉由抓泥鰍、放風箏訓練手指的靈活性和敏感度後,開始跟著太爺給病人切脈,透過患者的病情及脈象實際了解八綱脈:浮、沈;遲、數;虛、實;滑、澀。
‧ 9歲學望診,邊看邊背《望診技巧》,透過望診,結合分辨疾病的本質,以及熟悉藥物的特性,化解了二嬸的眼疾、曾祖父的積痰。
‧ 12歲學五行,第一次聽曾祖父用五行分析藥性和疾病的治療,搞懂五行的劃分方式,了解人體五臟的相生相克,也了解顏色分五行、味道也分五行,知道什麼顏色的藥物能夠治療什麼疾病。
‧ 20歲就讀於中醫學院。
‧ 29歲開始中醫執業生涯。
‧ 30歲創立「任之堂」大藥房,運用純中醫療法治療許多疑難雜症。

他認為:「學習中醫,就是要培養一種返璞歸真、化繁為簡的思路,即培養一種從大處著眼,不被一些局部的、細小的證候所束縛,從陰陽入手,從五行入手的思路。培養了這種思維模式,養成了這樣的思維習慣,就會使我們的視野大為開闊。」

著有《醫問:中醫治病的12條思路》(橡實文化出版),書中以一個醫病指南針,層層剖析中醫醫理、藥方、治法、中藥等理論,將人體生理病理化繁為簡,讓中醫入門者提綱挈領,不走彎路,輕鬆掌握五臟六腑變化的關鍵點,找出疾病的源頭。

作者網站(任之堂):piao-peng.blog.163.com

章節試閱:
在我幼年的心靈深處,太爺總能讓普通的藥材給我帶來許多遐想。
每當我接觸這些活生生的藥材時,
我總會為它們為什麼有這樣那樣的功效而驚詫……。


太爺帶我去採藥

我的太爺是家鄉有名的草醫,給人和豬牛看病,在當地人緣很好,也很有威望。他很想將自己一生的醫術流傳下來,可惜自己沒有兒子,只有兩個女兒,一個是我奶奶,一個是我姑奶奶。我奶奶是大女兒,最終留在家裡招了上門女婿——我的爺爺,而爺爺年輕時好賭成性,偌大的家業輸得所剩無幾,幾百上千畝的板栗山,最後輸得只有兩塊了。慶幸的是給我太爺添了四個孫子和一個孫女。我父親是老大,繼承了太爺手藝的一部分,即給牲口看病。一本《牛馬經》加上太爺的實踐經驗,將父親造就成了一方有名的獸醫。太爺的其他孫子,一個學了木匠,兩個當個教師,成了國家幹部——眼看一生苦心研究的醫術將要帶進黃土,年邁的太爺常常嘆息……。

一九七五年的秋天,隨著我的出生,太爺看到了希望!

從我滿月開始,太爺便天天抱著我在村前村後轉,唱著我還聽不明白的中醫歌謠,將畢生的心血慢慢地灌輸到我稚嫩的腦海中。隨著慢慢地蹣跚學步到能夠四處跑著玩,跟在我後面的總是我的太爺,氣喘吁吁地跟著我,口中喊著:「東娃子,慢點跑,小心有蜈蚣!」
歡笑聲在太爺的擔心中四處散開。


縫衣針能救人?
我依稀記得三歲那年一個很重要的日子,村頭李家的兒子濤濤不聽話,李叔打了幾下,結果濤濤突然面色蒼白,手腳發涼,出氣困難,慌忙中來找太爺,太爺拽著我,向李家跑去。
到他家時,李叔的老婆站在門口:「怕是不行了,娃子臉色白得像張紙,出氣困難!」
太爺說:「別急,讓我看看!」
濤濤躺在堂屋的涼床上,看上去出氣很困難。太爺切完脈,讓李叔拿來兩根縫衣針,然後倒上半碗酒,將針在酒中洗了洗,在濤濤的兩個手腕內側上一點各扎了一針,然後用大拇指在胸口反覆推,幾分鐘後,濤濤的臉有了血色,出氣也順暢了。
太爺回頭對李叔說:「娃子氣性大,以後教育要注意方式,剛才差點就氣昏死了!」李叔點頭稱是。在一連串的道謝聲中,太爺帶著我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我問太爺:「為什麼縫衣服的針能救人?」太爺笑著說:「不是針救人,是針扎了穴位救人。剛才扎的是內關穴,這個穴位能調理胸部的氣機;我手推的是膻中穴,此穴為氣海。濤濤是生氣後,氣鬱在胸中,氣順了,病就好了。」
太爺用手摸著我的頭問:「想不想學救人的本事?」我說:「想學想學!好玩嗎?」
太爺笑著說:「那可不是玩的事,得好好學才能救人,不然會把活人治成死人!」
我一時不知說什麼好,只覺得死人可怕。
看來學救人的本事是一件不好玩,而且會遇到死人的事情……。
太爺摸著我的頭,笑著說只要按照他說的學,一定能學好,而且學好後也很好玩。聽到很好玩,我便鬧著要學救人的本事。太爺爽朗的笑聲響徹山谷!


花花草草都是藥材
太爺的醫學知識是他的長輩傳授的,記得太爺說長輩人中有深悉陰陽五行八卦的先生,不僅給人看病,還順便幫人看風水,但長時間流傳下來,也失傳了不少,現在想來,也許是幾次革命將他們革怕了吧。最終留給太爺的只有幾本醫書加上一些常用的效方(也就是農村常說的祕方),而太爺經過努力地繼續學習和求教,終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醫學理論體系,包括切脈診病、藥性整理、特效方劑、疾病預後、癒後調理等。但是如何將這樣一個龐大的系統向一個只有不到四歲的小孩灌輸,還要不讓小傢伙感到枯燥,太爺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在思索著……。

一九八○年秋,記得我剛滿五歲。太爺帶我到山上放牛,一邊走一邊指著山上的花花草草說,這些都是藥材,多好的藥材啊!
我好奇地問:「什麼時候開始教我學習救人的本事?」
太爺笑著說:「別急,慢慢來。你看前面那片刺藤上面一個個紅紅的,咱們叫『蜂籠罐』,就好像裝滿了蜂蜜的小罐子,可甜了!不過上面有刺,摘的時候要小心。」

我鬧著要吃。太爺摘了一個顏色深紅的,擦掉了上面的刺,掰開後摳掉裡面的籽,然後將果肉放到我的嘴裡,甜絲絲的,雖然水分不是很多,但真的很甜。

太爺說:「醫書上將這稱為金櫻子,沒有熟時呈青色,味道酸澀,熟透了就很甜!」
「這也是藥嗎?」我好奇地問。
太爺看著我說:「去年你每晚尿床,後來我給你喝了幾回『甜水』不就好了?」
「可那時你說是糖水?」
太爺笑著說:「就是這金櫻子煎的藥水!以後可要記住了,金櫻子煎的甜藥水可以治療尿床!」

「知道啦!以後你不能再騙我,把藥水說成糖水!來!拉勾!」
太爺笑著和我拉勾,然後我們繼續跟著家裡的老黃牛朝山裡走去。大山裡的秋天隨處可以看到成熟的野果,沒走幾步就看見前面有棵柿子樹,樹上的柿子已被採摘,剩下幾個橘黃色的柿子掛在樹上,非常誘人。太爺用樹枝給我勾下來兩個,我急不可耐地吃了起來,甜甜的爽滑的感覺很是舒服。太爺自己卻蹲在地上撿拾滿地的柿蒂把。
目錄:
前言

第一部 太爺的中醫課
1. 太爺帶我去採藥
2. 太爺教我辨陰陽
3. 太爺教我學診脈
4. 太爺教我學望診
5. 太爺教我學五行
6. 太爺帶我上臨床
7. 太爺的逝世

第二部 走入中醫學院
8. 從陰陽入手,就可以化難為易?
9. 面對西醫,中醫的科學性何在?
10. 中醫的未來在農村?
11. 中藥能提取藥材的能量場嗎?
12. 如何在見習中學到真正的本事?
13. 懂醫不懂藥,如何辨證用藥?

第三部 行醫之路
14. 哪來的新鮮藥材?
15. 中醫之路在何方?
16. 邁向執業中藥師
17. 從藥房主管到執業醫師
18. 開創自己的「同仁堂」
19. 借「西」揚「東」,學中醫應有的高度
20. 救與不救,面對疾病的抉擇

第四部 邁向中醫的顛峰
21. 醫道無涯,民間處處有奇人
22. 以「道」入醫
23. 自然的規律,就是道
24. 面對癌症的挑戰
25. 還原中醫的原貌
26. 尋根求源,迎難而上
商品說明
  • 9.7 店家滿意度
  • 0.7 出貨天數
  • 1.7 回信天數
  • 0.6 缺貨率%
店家即時通

優良商店

消費者滿意度:9.7

商店滿意度

平均服務品質

出貨速度:0.7
回信速度:1.7
缺貨率:0.6 %

近一週瀏覽次數:137444

本店商品搜尋

商品名稱 店家貨號

價格範圍  ~ 

本店全部分類

全部商品(306051)

2022冬季暢銷展~20230331(1581)

2023小開學書展 6折起~3/31(449)

2023春季童書主題展-66折起~3/31(265)

世茂暢銷展75折~3/31(9)

66折起▶文青理財書展~4/10(208)

【經典DVD/黑膠收藏】(194)

◄二手書暢銷TOP500◄3折起(3)

注目新書(7205)

日文MOOK(583)

中文書(41444)

中文雜誌(1482)

歐美雜誌(76)

創意生活▶生活雜貨(992)

韓文雜誌(66)

創意生活|創意文具(1991)

唱片CD(380)

二手中文書(243776)

[x]
[x]

加入收藏清單

商品名稱:
標籤:(非必填)

你還可新增 個標籤 (每次新增限輸入一個,每次限10個字)
您可自訂標籤,方便資料分類與管理

常用的標籤:
資料傳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