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的身分不是恥辱。在美國這個由清教徒創建的國家,人們對商人和財富的看法與東方的官僚式價值觀截然不同。英國學者阿利斯特.麥格斯(Alister E. McGrath)在《喀爾文傳:現代西方文化的塑造者》(A Life of John Calvin: A Study in the Shaping of Western Culture)一書中指出:「喀爾文的工作倫理影響了清教徒的經濟觀,在清教徒殖民的第一個一百年間,這些經濟觀促使了新英格蘭的擴張。……資本主義與企業文化之所以能產生新動力,主要還是因為喀爾文的思想。」喀爾文主義清除了商人和財富的汙名,賦予工作以侍奉上帝的神聖價值。思想家艾倫.布魯姆也認為,「像喀爾文這樣的人是價值的創造者,所以也是歷史中的行動者。」美國社會學家羅勃特.貝拉(Robert N. Bellah)在其個人主義與投身現代美國生活的研究中也表明,「天職或呼召的概念再造」是美國文化轉型的關鍵。
如同美國鋼鐵大王洛克菲勒二世(Steven C. Rockefeller Jr.)所說,由於他的信心,上帝就賜予財富做為他的賞賜;也如同另一位鋼鐵業大亨卡內基(Andrew Carnegie)所說,個人及國家的財富是上帝特別恩待的記號;川普本人也用感性的話回顧他的創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