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月光節 關閉
TAAZE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TAAZE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無論想知道什麼,世界上總有一本書在研究它。
(二手書)母愛的傷也有痊癒力量:說出台灣女兒們的心裡話,讓母女關係可以有解!
  • (二手書)母愛的傷也有痊癒力量:說出台灣女兒們的心裡話,讓母女關係可以有解!
  • (二手書)母愛的傷也有痊癒力量:說出台灣女兒們的心裡話,讓母女關係可以有解!
  • 商品編號:p0699244880758
  • 店家貨號:11313993165
  • 購買人次:0
  • 銷售件數:0

(二手書)母愛的傷也有痊癒力量:說出台灣女兒們的心裡話,讓母女關係可以有解!

出版日期:2019-04-18
ISBN/ISSN:9789865613914
作者:南琦

網路價
350元 220元 約可獲得超贈點: 2 點
付款方式 刷彰銀卡單筆滿6000.送300
刷卡紅利折抵 接受17家銀行
  • 信用卡 接受信用卡刷卡
  • LINE Pay接受LINE Pay
  • ATM轉帳 接受ATM轉帳付款
  • 全家付款取貨 全家付款取貨
  • 萊爾富付款取貨 萊爾富付款取貨
交貨方式
服務承諾 七日鑑賞期內退貨免運費
店家即時通
  • 商品詳細說明
分級標示普級
(二手書)母愛的傷也有痊癒力量:說出台灣女兒們的心裡話,讓母女關係可以有解! (二手書)母愛的傷也有痊癒力量:說出台灣女兒們的心裡話,讓母女關係可以有解!
二手書備註 : 無畫線註記
書況:良好
內容簡介:
「媽媽說,那是為我好。」
「媽媽說,聽話準沒錯。」
「媽媽說,都是因為我。」

媽媽說的,都是對的嗎?
母親,是愛的進行式,還是愛的破壞式?


那些母女之間以愛為名、在彼此關係上的種種挫折與傷害,作者南琦絕對是不在話下的過來人;而也因為她看懂自己與母親之間的愛恨情仇,更能同理且心疼有相同經歷的女兒們!所以她在書中說了一些故事,也呈現了部分台灣母親的樣貌,盡力從許多真實案例中提供不同的思考面向,期許各年齡層的讀者們都有屬於自己年紀所能想到最好的因應方式,有機會從母愛創傷裡省思、然後在受傷的母女關係中喊卡,回過頭來好好照顧自己,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本書不僅是作者與朋友們、個案們的療癒筆記,更是作者從自身所遭遇的母愛傷害中,一路尋找碰撞出的「痊癒力量」!作者說,我們無法把人生切斷、重新來過,但卻可以帶著現在的成熟與智慧,給自己一個能夠好好沉澱觀看的機會──把過去看懂,即能有所領悟,從已經破壞的母女關係裡,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作者簡介:
南琦
文字工作者,本名劉南琦。

國家高考合格臨床心理師,現任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醫院業務包括個別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親子議題、人際互動議題講座。

相關著作超過二十本,近期著作有:
♥《爸媽何必太正經!幽默溝通,讓孩子正向、積極、有力量》(橡樹林 2015)
♥《網路社群讀心術:按讚、討拍拍、秀美照的背後,網友想怎樣?》(好優文化 2016)
♥《好想找人說說話:與臨床心理師的話療之旅》(遠流 2017)
♥《當我們滑在一起:與手機世代孩子共處》(活泉 2018)

相關著作:《爸媽何必太正經!幽默溝通,讓孩子正向、積極、有力量》
章節試閱:
打破母女關係的刻板公式,迎向自己新關係的未來進行式!

這是屬於台灣女兒們的受傷心事,

從社會氛圍中省思、產生思維,尋找屬於我們的痊癒力量!


【開場】看懂傷害才有辦法愛
#本書的緣起
這是我第一本足足寫了六年多的書,從得知母親癌末開始,便一點一點整理自己心情、直到現在還在進行的療癒書。
一開始無意出版,因為我不確定這樣的私領域讀者會有興趣,直到開始與周遭朋友一點一滴的分享,朋友,甚至不認識的朋友的朋友反應出乎我意料的熱烈,紛紛很主動表示想跟我傾訴自己的母女關係故事,我才發現這樣的女兒竟然那麼多。
我們的分享不是為了指責母親,不是用來內疚,而是想回顧這段關係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和自己的母親都沒有做錯什麼,只是我們無法彼此相愛。
母親用她的方式守護這個家,也用她的方式照顧我,我想靠近她,只是我沒辦法。小時候的我不懂自己為什麼這樣被對待,我要不到答案,只能用憤怒、冷漠、特立獨行來表達,後來漸漸理解了一些事,也理解母親有自己的苦與問題,但過去累積的挫折、傷心與對母愛的絕望感已經存在,我有辦法消化嗎?這會對我與自己的家庭產生什麼影響?
念心理學的動機曾經以為「只是」對人的問題感興趣,這不就和許多人對心理學感興趣的理由一樣嗎?但我無法解釋這個「只是」,居然讓我願意克服過去數學理化都不及格的障礙,硬著頭皮修完所謂「高等統計學」(天知道我連低等統計學也學不會⋯⋯),花了足足八年的時間,在高手如雲的學術領域中低空飛過,然後又在臨床領域中硬是生存了下來,讓原來文科背景的我吃足了苦頭。
若不是背後有強大的動機驅使,我就無法咬著心理學不放。那麼我一定在心理學中找到了什麼,或者用心理學來服務他人,一定也得到了什麼,這些加起來就足以讓我十分感恩與喜樂的做著臨床心理師的工作。
而這幾年來也因為對母女、親子議題的敏感度打開了我的關係接收器,我對「原生家庭」的種種,格外感興趣也格外敏感,在實務工作中這也讓我受益良多,從每個個案身上看到、學到許多。有時候個案來求助的是一段感情的問題,或是現在工作的困境,看似跟原生家庭父母無關,但我不放棄對個案家庭內的探索,在小心地帶領之下,聊著聊著,隨著談話內容的深入與袒露,個案開始覺察到自己對感情的不安全感是從小時候的經驗得來的;對主管的反應過度,對權威角色的厭惡反感,其實是源於對權威父母的反抗;更有甚者,無法走出過去遭性侵害的陰影,並非因為加害人本身,而是拒絕伸出援手並反過來指責個案的父母。
任何症狀都其來有自,只是有的可以用言語表達,有的不行,那些無法表達、說不出口的苦,說不定會隨著時間進展漸漸浮現,我們需要一個可以好好沉澱觀看的機會。太多人對於過去經驗的影響視而不見,以為過去的就過去了,未來要向前看。話說得漂亮,但未來並無法擺脫過去的影響,你無法把人生切斷,重新來過。唯有把過去看懂,回顧一遍,而且要帶著現在的成熟與智慧,然後才能有所領悟,往下好好活。

#本書的特色

這本書是我與我的朋友們、個案們的療癒筆記,以人生發展的歷程作為縱貫,從童年到青少年、成年、老後,每個階段都會面臨關係議題,與母親的關係也有不同狀態的影響,而身處不同階段的我們亦有不同的困境,我期待各種年紀的讀者都有屬於自己年紀所能想到最好的因應方式,當然我也盡力從許多故事中提供給大家不同的思考。
這些年來在出版市場萎縮的情況下,「母愛傷害」議題能夠一枝獨秀,成為大眾心理學的顯學之一,必定是許多人心有所感,傷害的感受是真實的存在,期待從閱讀中得到撫慰。
有些書將母愛傷害或母親類型分類,但對於女兒們該如何療傷、照顧自己,再化為改變行動,則較少論述。我不願將母親貼上標籤,因為分為A類之後,就排除了B類的可能。這不是診斷,母親不該被歸類,母親是最複雜的工作、最多責任的角色,必須被放在所處的家庭脈絡中去理解—今天怎麼會成為這樣的母親,就像我們為什麼會成為怨懟母親的女兒。
有些書的背後是帶著「要修復母女關係」、「要把愛找回來」的信念,並且把期待加諸在讀者,也就是你、當事人的身上。然而這也不是我在這本書裡想做的事。一份關係是雙方得互動、經營的,如果妳已經努力過,妳真的努力過而且已經遍體麟傷,那麼要妳再努力、不要放棄就顯得殘忍。
我因為看懂自己與母親的關係而心疼女兒們,與其抓住一份妳不能掌握的關係,不如好好認清這樣的困境,不抱無謂的期待,好好照顧自己。
.請專注在對「關係」二字的再定義,它需要妳重新給予養分。
.不是只有母愛才是愛。
.就算沒有母愛,妳還擁有其他的愛。
.放棄也不是壞事,不再努力就是放過自己。

關於母愛議題,翻譯書籍最大的限制是文化的不同,也許美國的母愛傷害類型多與自戀、自我中心的母親有關,但台灣的母親太不夠愛自己,在許多複雜的因素下,傳
目錄:
推薦序 走過破壞、看懂傷害、學習愛/黃惠萱
開場 從關係而來的傷
前言 受過的傷也有痊癒的力量

第一部 當年的孩子有些苦澀

第一章 為何在母女關係中受苦?
無法擺脫的命運,無法挑選的家人
無法不在乎的母女關係

第二章  母親「應該」是慈愛的嗎?
血緣關係≠天然的愛
我們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第三章  當無法靠近母親時
童年的不愉快回憶——無法滿足的需求
常說NO的母親

第四章 供需不平的愛,一切自己來
關係放一邊,自我擺中間:屬於我的叛逆
情緒獨立後,自己更自由

第五章 母親的傷害該如何止血?
被體罰的自己,以後絕不打小孩:阿孺的故事
累積出走的能量:阿孺的圓夢計畫

第六章 若沒有母愛,該如何長大?
家庭破碎,我該怎麼辦?
我是自己長大的:健身房先生的故事
不去掌控、過度控制家人,而要祝福家人:黑皮的故事

第二部分 走過苦澀的青春歲月

第七章 所謂的叛逆,其實是被傷害、誤解
叛逆的女兒,不被了解的青少年:小柔的故事

第八章 我不是你們想要的樣子
只能在夢裡的甜點店:小希的故事
我是小提琴家+滑雪選手:陳美的故事

第九章 不典型的力量
以孝順為名的傷:女人不該man,男人不該娘
假兒子真女兒:長褲女的故事
這就是我的聲音:花美男的故事
性別議題,早晚要面對

第十章 沒有母愛還是可以學到愛
情緒是雙面刃,傷了母親又傷了孩子
失控的母親,失落的親情:小芷的故事

第十一章 都是為你好:社會期待的破壞力
堅持自己,拒絕相親:女醫師畫家的故事
「你開心就好」是真的嗎?

第三部分 成年之後更多的理解,改變與關係重建

第十二章 不良夫妻關係,母愛大扣分
抱怨老公的母親,無法盡的孝道
父母的樣子,自己的影子

第十三章 擺脫中產階級的家庭包袱
丟開家暴的包袱:背包小姐的故事
簡單的愛與社會地位無關

第十四章 擺脫傳統倫理的枷鎖
挑戰舊有的「應該」,重新思考
女人的折損,女人的心理病
跨越禁忌,邁向現代新女性

第十五章 擺脫角色的束縛
擺脫角色的義務與責任
主婦的強迫症,唯有看清才能解脫

第十六章 和解是可能的嗎?
女人不一定要嫁掉:小敏的故事
只要讓步就沒有衝突

第十七章 如何向關係喊卡
設下停損點,停止被剝削與踩踏
不能說的秘密:高教授的故事
情緒的苦,身體最知道

第四部份 當自己也成為母親。母親的老後與老女兒

第十八章 老女兒的舊傷痛,漫長的療癒過程
還好沒有遺憾:帶母親去旅行

第十九章 新的親密關係:在過去中學到的事
與其他家人的關係
從母女關係到婆媳關係
想成為不一樣的母親

第二十章 不讓自己活在遺憾裡
表達需要,不拐彎抹角
理直氣壯的付出與爭取

第二十一章 不複製破壞性關係
母親的夫妻關係
努力不要成為過去的妻子與母親:小柔的續集

第二十二章 如果愛可以重來
陌生的媽,陌生的愛
用耐心化解對立

第二十三章 女兒們的故事未完,待續
未來仍要繼續
關係界線進可攻、退可守

【後記】不容小覷的關係
被點燃的母女地雷
大病之後選擇放下
商品說明
  • 9.7 店家滿意度
  • 0.7 出貨天數
  • 1.4 回信天數
  • 0.8 缺貨率%
店家即時通

消費者滿意度:9.7

商店滿意度

平均服務品質

出貨速度:0.7
回信速度:1.4
缺貨率:0.8 %

近一週瀏覽次數:173534

本店商品搜尋

商品名稱 店家貨號

價格範圍  ~ 

本店全部分類

全部商品(312285)

66折起▶文青理財書展~4/10(220)

蔬食展 79折起~4/24(79)

5折起 西方宗教展~4/30(70)

79折起 旅遊書展~4/30(214)

春季展 〉5折起~6/30(1028)

【經典DVD/黑膠收藏】(194)

◄二手書暢銷TOP500◄3折起(3)

注目新書(6320)

日文MOOK(607)

中文書(38922)

中文雜誌(1541)

歐美雜誌(76)

創意生活▶生活雜貨(992)

韓文雜誌(66)

創意生活|創意文具(1993)

唱片CD(375)

二手中文書(253185)

[x]
[x]

加入收藏清單

商品名稱:
標籤:(非必填)

你還可新增 個標籤 (每次新增限輸入一個,每次限10個字)
您可自訂標籤,方便資料分類與管理

常用的標籤:
資料傳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