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精品三合一 直播 關閉
TAAZE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TAAZE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無論想知道什麼,世界上總有一本書在研究它。
(二手書)年輕20歲的腦力回復法:9招讓大腦回春,健康、活腦、心不老
  • (二手書)年輕20歲的腦力回復法:9招讓大腦回春,健康、活腦、心不老
  • (二手書)年輕20歲的腦力回復法:9招讓大腦回春,健康、活腦、心不老
  • 商品編號:p0699237722544
  • 店家貨號:11313405354
  • 購買人次:0
  • 銷售件數:0

(二手書)年輕20歲的腦力回復法:9招讓大腦回春,健康、活腦、心不老

出版日期:2015-10-21
ISBN/ISSN:9789571364155
譯者:蔡孟儒

網路價
360元 190元 約可獲得超贈點: 1 點
付款方式 倒數兩天了!中信卡單筆滿6000送400
刷卡紅利折抵 接受17家銀行
  • 信用卡 接受信用卡刷卡
  • LINE Pay接受LINE Pay
  • ATM轉帳 接受ATM轉帳付款
  • 全家付款取貨 全家付款取貨
  • 萊爾富付款取貨 萊爾富付款取貨
交貨方式
服務承諾 七日鑑賞期內退貨免運費
店家即時通
  • 商品詳細說明
分級標示普級
(二手書)年輕20歲的腦力回復法:9招讓大腦回春,健康、活腦、心不老 (二手書)年輕20歲的腦力回復法:9招讓大腦回春,健康、活腦、心不老
二手書備註 : 無畫線註記
書況:良好
內容簡介:
整合腦科學與自然療法的智慧,
徹底改變你的大腦與心智,身心靈越活越年輕


「教你如何減緩老化引起的認知衰退,值得信賴,大力推薦。」
《紐約時報》


變老≠變笨?
如果能維持健康的身體和心智,「正常老化」要到八十歲之後才會稍微出現感知能力衰退。

這輩子只能這樣了?
放縱自己過著呆滯沈悶的日子,會使大腦組織縮水變薄,適應力的彈性明顯流失。

覺得好寂寞,為什麼都沒有人瞭解我?
孤立和孤單,會害人在老化過程中營養不良。強化大腦天生就懂得的關懷、大方和
同理心,能為人生帶來更多幸福。

重拾生命活力,重現靈光腦袋,找回快樂的自己,這一切比你想得更簡單。

本書作者為身心科醫生和神經心理學家,以最新腦科學研究為基礎,結合古老東方智慧,加上超過三十年豐富的臨床資歷,歸納出簡單好懂的九大關鍵,搭配鍛鍊大腦心智的實作練習,就能徹底改良你的大腦與心智。用對方法促進大腦健康,鍛鍊技巧使心智清明,讓自己更能帶著歡喜心享受人生,無論你年紀多大,都能活得自在,優雅變老。

讓大腦不生鏽、越活越年輕的九大關鍵:

【關鍵一】多多活動。動動身體能讓人快樂,記憶保鮮,直接改善大腦健康、能量和情緒品質。
【關鍵二】充分休息。教你安全自然的身心睡眠法,讓心智充分休息。
【關鍵三】充足營養。介紹對大腦最好的食物和補給品,再教你用心吃飯。
【關鍵四】常保好奇心。說明如何把新奇事物、玩樂和好奇心這些大腦的超級肥料,融入日常生活中。
【關鍵五】常保彈性。「神經可塑性」讓大腦具有適應改變的超能力,從容應對挑戰。
【關鍵六】常保樂觀。樂觀能力可以靠後天加強,而且這會是你會想保留一輩子的個性。
【關鍵七】富同理心。利用大腦天生就懂得關懷、大方和同理心的能力,為人生帶來更多幸福。
【關鍵八】與他人交流。當我們和他人相處的時候,大腦會有所改變,並建立強烈的歸屬感。
【關鍵九】活出自我。美好人生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完整,活出自我,展現深層的內在。

-好評推薦-

本書綜合中西醫理念,以具有科學依據的原理,提供各種活化大腦的撇步,延緩大腦老化,甚至讓大腦青春「倒退嚕」,是維持心靈與身體健康的妙方。
──許重義,中國醫藥大學醫療體系總執行長

身為利用食物與自然療法來治療各類型精神及神經疾病的西醫師,我十分認同與重視書中所提的:人應少吃糖及多吃omega-3的概念。
──王群光,台灣腦波自律神經醫學會理事長

本書以尖端研究為基礎,提出關鍵的保健資訊。為了你未來大腦的健康著想,拿起這本書吧。
──大衛‧柏爾馬特,醫學博士,美國營養學院研究員

本書徹底改良你的大腦與心智。我非常推薦大家讀這本書。
──克莉絲汀‧諾斯若普,醫學博士

艾蒙斯醫師與奧特博士的著作,結合最新神經科學和流傳已久的身心療法,提出強化記憶並促進腦部健康的九大實作要點。希望頭腦清楚,人生美滿,又不想依賴藥物的人,這本是你的必讀書目。
──傅蘭克‧立普曼,醫學博士

涵蓋範圍極廣,觀念正確,輕鬆超越一打相同類型的書。誠心推薦這本能維持並增進思緒敏銳的身心靈療法書。
──賴瑞‧杜西,醫學博士
作者簡介:
亨利‧艾蒙斯 Henry Emmons
擔任身心科醫師達三十年。
現任職於「回復力夥伴」(Partners in Resilience)。該機構提供「回復力療程」,以整合運動、營養、自然療法與正念心理學等方式的全人療法,治療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如憂鬱症和焦慮等。幫助患者重建回復力,找回快樂。

大衛‧奧特 博士 David Alter,PhD
擔任心理醫師近三十年,為神經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權威,於明尼亞波利斯創立全人健康中心「治癒夥伴」(Partners in Healing)。
擅長將大腦科學和全人療法相互結合,讓心能與大腦和身體對話,使飽受慢性疼痛、消化問題、憂鬱症╱焦慮之苦,以及親密關係出問題的患者,能放鬆身心,獲得個人成長。

欲聯繫兩位作者,請至:www.resilientlifeinstitute.com
譯者簡介:
蔡孟儒
台大外文系、師大翻譯所畢,譯有《傅爾曼醫生教你真正吃出健康》與《手作冰棒50款》等書。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我還年輕,但為什麼覺得已經好老?

變老=變笨?
大多人都說不上來,究竟何時開始覺得自己老了。就是那種,「真的變老」的老。
這種改變都是慢慢出現,從小細節和小變化中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直到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幾乎成天在問:
我的鑰匙又放哪去啦?
我愛吃的那家餐廳叫什麼來著?
樓梯什麼時候變得這麼難爬了?
那叫做…等等,我知道,那是…我快想起來了…再等一下…就差一點…
身體變老,疼痛在所難免,但是腦筋變差卻讓人特別不安,甚至忍不住往最壞處想:「難道大腦退化了嗎?」邁入中年的人可能常常煩惱這件事(即將步入中年期的人也會跟著提心吊膽)。
很多人認為變老是件壞事,甚至覺得很可怕,這不難理解。你是不是很常聽到人家說「心臟沒那麼強就別活太久」?我們怕自己跟其他變老的人一樣體衰多病,更怕喪失記憶、心智退化。大家多半認定變老就一定會變笨。
我們普遍認為年紀越大,大腦就會越衰退。老化的傳統見解大概是:「人一出生就帶著一千億個神經細胞。幼童時期一結束,大腦也差不多發展完全了。六至十二歲過後,大腦細胞每一年都在折損,而且不會再生。我們能做的只是延緩功能喪失,盡量減緩老化必經的衰退。」
聽清楚了:你大可不必受這種苦!可怕的功能衰退並非老化的必經之路。現代研究已經更深入認識大腦,而且知道如何把大腦變得更好。比方說,神經細胞的確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流失,但我們現在也知道,大腦的幹細胞可以替補某些受損細胞。事實上,大腦能夠快速自我修復,就算得過中風也無礙!神經科學發現某些方法可以幫助大腦自我修復,後面章節將與各位分享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
再說,我們能做的不只是延緩功能喪失。老化也可以充滿各種可能性,因為大腦永遠都有學習能力,心智永遠都能持續累積智慧。就算損失幾個神經細胞,只要擁有學習能力,人生就能過得更美好。
我們的前提是,老化不好也不壞。只要有幸活得夠久,不論做再多努力,人都勢必會老化。問題不在於我們是否會老化,而是我們該如何應對老化的過程。本書將傳授一套祕訣,教你抱著興奮而非恐懼之情迎接下半生的挑戰。你將學會如何運用工具促進大腦健康,鍛鍊技巧使心智清明,採取措施讓自己更能帶著歡喜的心享受這一切。現在,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沒錯!大腦也可回春
看診的時候,我們常常聽到跟海倫類似的情況。海倫坐五望六,覺得頭腦沒以前來得靈光。她說自己常「迷迷糊糊」,以前講一次便記得的事情,現在都記不牢。她的心情因此大受影響,很容易沮喪、發脾氣。再加上身體開始冒出一些小病小痛,雖然都不嚴重,但原本活力十足、樂觀開朗的她也難免心情低落,彷彿身上的力氣都被抽乾了。
她半絕望半抵抗地為自己的狀況下了結語:「我應該要過得更好。」海倫決定採取傳統療程,卻不見半點起色,她忍不住想:「我還能變好嗎?還是這就是老化的必經過程,我只能默默吞下?」
好消息來了,雖然沒辦法阻止身體老化,但海倫的衰退之苦卻不是老化的必經之路,也不是正常現象。要輕鬆迎接老化還是受盡折磨,由你作主。海倫做了幾項本書的練習之後,感覺自己終於從心智遲鈍的狀態甦醒了。幾個星期過後,她的思緒更清楚,腦筋也不再一片混沌,她重新掌握自己的生活,對自己的表現非常滿意。海倫辦到了,你也可以。
只要學會如何按照大腦天生的運作模式思考,思緒自然清楚敏銳。大腦會照著習慣的方式展現自我。如果把心思放在正向意念,積極鍛鍊心智使其成長,大腦原本靜止的正向層面就會發展出快樂的新習慣。重拾生命活力,重現靈光腦袋,甚至找回快樂的自己,這一切都比你想得更簡單。

東西結合的全人療法
到底要如何改善大腦,才能保持(或加強)敏銳思緒?追根究柢,我們必須結合尖端先進的神經學和流傳千年的古老療法。此時正是我們獨特背景派上用場的時候。
我是亨利.艾蒙斯醫師,現為「整體」(全人)身心科醫師。三十年前,我的醫療培訓即將進入尾聲,我選擇當身心科醫師,因為身心科從身、心、靈全方位著眼,似乎是了解一個完整個體最自然的方式。但是就在我逐漸喜歡上全人醫學的時候,身心科領域卻開始越趨簡化,只關注大腦(和一些大腦化學物質),完全排除心靈方面的研究,甚至身體其他部位也不再受重視!執業早期,我發現這種身心科診療方式對我和患者都沒有好處,我必須另尋他方。
跟疾病相比,我一直對健康更有興趣,所以我把焦點重新放在使人更健康快樂的方法,包括我們每天做的選擇如何影響身體、我們與心智以及數不清的思緒情緒之間的關聯,還有心靈活力程度和擁抱生活一切好壞的能力。我因此開始認真投入研究,學習整體營養、生活方式醫學、阿育吠陀醫學和正念療法。而神經學正是結合以上領域的結果。
過去十五年,我在「回復力夥伴」醫療機構(Partners in Resilience)努力將這些領域結合成連貫的療程,用吃藥以外的方式,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心靈健康狀態。我之前的著作《
目錄:
推薦序 青春「倒退嚕」,由大腦開始! 許重義
推薦序 少吃糖、多吃omega-3,、控制二氧化碳濃度,逆轉老化時鐘 王群光

第一部 喚回青春機制,讓大腦越活越年輕
第一章 我還年輕,但為什麼覺得已經好老?
變老=變笨?
沒錯!大腦也可以回春
東西結合的全人療法
積習能改
生命力三元素
越活越年輕的九大關鍵
你可以過得更好

第二章 認識時光所建構的大腦
大腦是「三磅宇宙」
我得了老年失智症嗎?
認識你的大腦
增強神經元連結,記憶力不早衰
控制腦波,就可以改變個性
用盡廢退,頭腦越用越靈光
當記憶比夢想還多,那就是老了
年紀,要靠智慧累積

第三章 培養專注力
我們可以一心多用?沒這回事!
為什麼那麼容易分心?
胡思亂想讓人不幸福,正念教你活在當下
冥想能調節情緒,激發愉快的能力
人都會死,所以你該知道如何活著

第二部 吃、動、睡,鍛鍊年輕腦
第四章 關鍵1:多多活動
要活腦,就要動
動起來,讓心情變好,大腦不縮水
適度的壓力,能增加大腦的耐力
五十歲才開始運動也不遲
三種活動,讓大腦慢老
打造終身活動計畫

第五章 關鍵2:充分休息
大家都欠睡眠債
睡得好比睡得久重要
睡好最補腦
睡眠不足,小心憂鬱又失智
夜夜好眠的訣竅
高效能的「午睡小憩充電法」
這樣做,提升助眠力

第六章 關鍵3:充足營養
現代飲食問題有多大?這、麼、大
吃得好,是活力大腦的科學基礎
讓大腦變年輕的吃法
健腦的十大飲食守則

第三部分 心智健康,打造活力腦
第七章 關鍵4:常保好奇心
好奇一定會殺死貓嗎?
好奇心,雙面刃
腦細胞最喜歡新奇、未知與挑戰
終身學習,大腦充滿彈性
好奇心是餵飽大腦的最好食物
美,能啟動大腦的專注力
培養人生下半場的好奇心
走不一樣的路

第八章 關鍵5:常保彈性
心裡怎麼想,身體就照做
面對恐懼時的彈性處理法
恐懼快走開,擇日君再來
多練習,能讓新方法變成老技巧
你們自己先聊一會兒
培養應變彈性的四大步驟

第九章 關鍵6:常保樂觀
樂觀,讓未來更美好
堅持信念,希望不滅
樂極真的會生悲嗎?
來一匙樂觀,挫折更好入口
快樂練習法
樂觀最護腦
腦內的三種心靈濾鏡
自我肯定,活出意義
預期好事的心理
灌輸正念
選擇性專注力的練習法

第四部分 美好的人生下半場,就靠智慧腦
第十章 關鍵7:富同理心
在變老前,先體驗老化的感覺
同理心來自大腦鏡像神經元
右腦聽情緒,左腦聽話語
帶著同理心慢老
用正向人生觀說生命的故事
調節情緒光圈,讓同理心「不過曝」
懂得包容自己的缺點,就能接納他人的不完美
老人與孩童相互學習力量大
化同理心為行動

第十一章 關鍵8:與他人交流
孤單,是人類最大的恐懼
社會交流的獎勵
讓「意義」變得有意義
打造豐富的人際關係
孤立和孤單,害人在老化過程中營養不良
燃燒生命火把,交棒給下個世代
賦予意義的練習

第十二章 關鍵9:活出自我
自我探索:知道「我是誰」
從痛苦覺醒:最多人都曾走過的路
從快樂覺醒:追隨令你感到幸福的事
從渴望覺醒:傾聽心靈深處的呼喚
活出自我:跟從真實的自己
現實人生的七種徵兆
人生的隱形繩索,指引你走出自己的路
商品說明
  • 9.7 店家滿意度
  • 0.7 出貨天數
  • 1.4 回信天數
  • 0.7 缺貨率%
店家即時通

優良商店

消費者滿意度:9.7

商店滿意度

平均服務品質

出貨速度:0.7
回信速度:1.4
缺貨率:0.7 %

近一週瀏覽次數:177537

本店商品搜尋

商品名稱 店家貨號

價格範圍  ~ 

本店全部分類

全部商品(313531)

66折起▶文青理財書展~4/10(212)

蔬食展 79折起~4/24(73)

5折起 西方宗教展~4/30(64)

79折起 旅遊書展~4/30(71)

【經典DVD/黑膠收藏】(194)

◄二手書暢銷TOP500◄3折起(3)

注目新書(7393)

日文MOOK(581)

中文書(41361)

中文雜誌(1495)

歐美雜誌(76)

創意生活▶生活雜貨(992)

韓文雜誌(66)

創意生活|創意文具(1999)

唱片CD(374)

二手中文書(251065)

[x]
[x]

加入收藏清單

商品名稱:
標籤:(非必填)

你還可新增 個標籤 (每次新增限輸入一個,每次限10個字)
您可自訂標籤,方便資料分類與管理

常用的標籤:
資料傳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