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不到前方,當然無法理解, 這世界何以變得如此危險? 以全球化為主題的先驅作品《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讓你看到全球化的優勢,本書卻要告訴你,隱藏在全球化底下,一場人人躲不掉的危機。 就背景來看,金融市場向來充斥著不確定性和不完整訊息——亦即欠缺透明。一直以來,總是有投資人和交易員不懂也無法弄懂的事情,可是在新的全球經濟底下,這片全球流動的資金汪洋不僅增加了未知事項的數目,同時重組了它們之間的關係與相對重要性。 金融市場的資訊不透明與商品的複雜性,使世界宛如彎曲的線,從來就看不到前方,永遠面對驚奇,這正是這個世界何以變得如此危險的原因。 全球化讓生產貨物與服務無國界,世界彷彿是平的,但在全球金融世界裡,沒有任何事情是直線進行的,前一波充滿榮景,下一刻就誤踩地雷。 美國頂尖金融顧問史密克走訪世界各國央行總裁與財政部長辦公室,用人人能懂的語言解釋: ? 為什麼中國是高度無法預測的經濟體?它是下一個即將破裂的泡沫? ? 日本的家庭主婦如何控制國家的儲蓄?這又和我們的財富有何關連? ? 貪心的銀行家和投資銀行如何使你的退休金岌岌可危? ? 國際央行不再無所不能,沒辦法在下一波危機到來時解救我們? ? 我們需要何種領導人,才能延續過去四分之一世紀的繁華榮景?
作者簡介:
大衛.史密克 David M.Smick 他的投資策略顧問公司「史密克國際公司(Johnson Smick International Inc.)」替世界極成功的理財專家提供建議,包括索羅斯(George Soros)等。他創辦了《國際經濟》(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雜誌,其目標讀者是全球的中央銀行與政府財政部門。史密克擔任過共和黨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顧問,也替《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等刊物撰稿。過去二十年,每天都與最資深的經濟學家和金融交易專家積極互動,親眼目睹創造金融全球化的勢力如何發展成形,以及我們現在將面臨何種災難。
金融體系其實是有控管銀行風險的防禦機制,譬如巴塞爾國際銀行資本適足標準︵Baselinternational bank capital adequacy standards︶就強迫銀行在意圖提高風險水準時,必須提撥更多資金在副產品線上,作為非投資性附屬擔保。巴塞爾標準彷彿保險一樣,可以保障全球銀行體系的誠信,包括銀行存款帳戶、貨幣市場基金,以及一般老百姓所利用的其它金融工具,然而這項國際標準也使銀行面對一項不討喜的抉擇:銀行可以選擇較高風險與較高報酬,但同時需要準備較高水準的非投資性資金以備不時之需,否則就選擇較低風險與較低報酬,不過手邊就能有比較多的資金可投入市場中賺取利潤。沒想到銀行兩樣都不選,結果就是災難一場。